濟南公交官網訊 近期,“交通強國 品牌力量”第四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活動公布結果,濟南公交推送的“公交榜樣 溫暖泉城”文化品牌榜上有名,獲評“優秀文化品牌”稱號。
為貫徹交通運輸新發展理念,培育現代交通文明,傳承和發揚新時代交通精神,中國交通報社與中國交通報刊協會于2022年5月啟動了“交通強國 品牌力量”第四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活動,共298個文化品牌報名參加,涵蓋公路、鐵路、民航、水運、郵政、科教等交通運輸各領域。
活動中,濟南公交按照組委會要求,分別從品牌組織管理和保障機制、品牌識別力和傳播力、品牌文化和榮譽、品牌歷史和口碑四個方面,精心梳理了“公交榜樣 溫暖泉城”文化品牌,使品牌的理論建設更加成熟和完善,為日后品牌應用和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講出你的品牌故事”環節,濟南公交別出心裁,由東部公司職工自編自演了曲藝聯唱《公交榜樣 溫暖泉城》,節目融合了山東快書,說唱大鼓,山東快板等不同曲藝形式,多角度展示了品牌內涵、榜樣人物、榜樣故事、品牌效果等內容,MV的外景拍攝更是選在了泉城廣場、大明湖等濟南標志性景點,在全國同行面前將山東特色、濟南風貌、公交形象展示得淋漓盡致。通過參加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是“公交榜樣 溫暖泉城”文化品牌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過程。
弘揚時代新風,匯聚榜樣力量。2019年6月,濟南公交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全面啟動“公交榜樣·溫暖泉城”主題文明創建活動,并以此為帶動,凝聚、提煉、創建“公交榜樣·溫暖泉城”文化品牌。品牌的核心要義是“善”,教育職工存善念、發善言、做善事,鼓勵職工日行一善、及時行善、與人為善、崇德向善,逐漸形成了濟南公交“四善”文化。
為讓品牌建設有效落地,集團每年舉辦“公交榜樣”頒獎典禮,至今已經舉辦兩屆,表彰榜樣近百人;每年劃撥30萬元作為“公交榜樣”獎勵基金——“董事長專項獎”,專款專用,用于表彰每月涌現的好人好事,2022年共獎勵600余人;遇到社會影響力大、引導示范力強的感人事跡,還會特別組織召開表彰會,由董事長親自頒發“董事長特別獎”,今年急停攔車救下孩子的駕駛員張濱、勇救落水女子的駕駛員牛建軍、全力救助車禍受傷女孩的出租司機楊忠忠等都受到了“董事長特別獎”的表彰;對于涌現出的公交榜樣,除了物質獎勵外,集團還會根據有關規定,積極推薦申報更高榮譽,讓立起來的榜樣走出公交走向社會,讓公交暖聞引領社會向上向善正能量。經部門推薦申報,老虎洞隧道救火團隊獲評“山東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駕駛員莊宇被評為“濟南市道德模范”,駕駛員張濱被評為“山東好人”,駕駛員葛廣蘋獲評“濟南好人”,孫萍、駱傳飛等7人被評為“國企楷模”。
文化品牌建設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優了就是發展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下一步,濟南公交將繼續做實文化品牌相關工作,強化文化賦能,做好品牌、服務、營運等工作的有機融合,為打造人文公交貢獻品牌力量。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