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燃料展訊:“2022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
9月22日,在2023年全球秦商大會新能源產業發展論壇上,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易躍春以一篇《可再生能源發展形勢與展望》主旨報告,開啟了一場陜西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討論。
本次論壇以“新能源 新動力 新發展”為主題,邀請近200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通過主旨演講、宣傳推介、項目簽約等環節,為陜西新能源產業發展把脈問診、獻計獻策。
論壇上,幾家與榆林開展深度合作的新能源企業圍繞前沿技術、創新產品進行推介和展望,展示出陜西新能源產業的巨大潛力。
“目前,我們按照‘產業配場景、場景推產業’原則,構建兩條產業生態鏈,建設沿黃包茂高速和環關中帶兩條氫能走廊,積極尋求產業鏈上的潛在合作方,全力推動示范場景落地榆林。”陜西氫能公司副總經理馬骉表示,“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構建綠色低碳的新能源體系貢獻陜西力量。”
作為省屬氫能產業發展平臺,陜西氫能公司聚焦氫制備、氫裝備、氫應用、氫科技、氫金融等產業板塊,先行啟動建設國家級工業綠氫示范基地、制氫示范園區和裝備制造示范園區等重點項目。其中3000標準立方米/小時制氫示范園已完成立項。
“推廣‘綠電+綠氫’是實現碳中和及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武器!”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解決方案總監劉儉飛通過一組生動圖片,向觀眾展示了“光伏+綠色經濟”“光伏+基礎設施”“光伏+生態修復”等多個光伏跨界應用場景,展現了綠電、綠氫市場的巨大潛力。
“只有持續的研發投入和開放式創新,才能為產品迭代和技術革新不斷注入‘活水’。”劉儉飛說,2021年4月至今,隆基綠能已14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德燃動力榆陽區氫能燃料電池項目、中電建橫山區智慧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項目等4個項目的簽約儀式,項目總投資達7億元。“高端智能”“綠色低碳”“高附加值”成為簽約項目的關鍵詞。
隨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和城鄉一體化步伐全面加快,榆林逐漸成為陜西發展的重要一極和國家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
“近年來,一大批優秀的陜西籍企業家希望回到家鄉,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這為榆林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論壇上,秦商總會執行會長劉阿津表示,“希望榆林通過秦商紐帶,增強區域交流,深化區域合作,實現區域共贏!”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