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氫項目:10月跟蹤到5個電解槽招投標項目,主要包括華能蒙東公司、大唐集團、中國能建和新疆重能等公司的風光制氫和綠色氫氨醇一體化等項目的公開招標,招標內容主要包括堿性電解槽和PEM電解槽等。項目進展方面,10月跟蹤到國內8個項目進展,涉及備案、獲批、簽約和投運等環節。10月,多個廠商加大制氫項目布局力度,如中能建遼寧營口風電制氫氨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04.6億元,其中包括建設年產3.6萬噸電解水制氫項目和20萬噸綠氫制綠氨項目;華電德令哈的1000兆瓦光伏發電配套的PEM電解水制氫示范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其中包括設置3套兆瓦級PEM電解水和20兆帕氫氣充裝系統。
燃料電池:10月,燃料電池車銷量為500輛,同比+65.02%、環比+3025%;產量為400輛,同比+135.29%、環比+43.88%。10月產銷率為125%,較上月明顯提升。1-10月累計產量為0.4萬輛,同比+34.36%。
行業動態:國務院10月16日發布《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提出要壯大風光氫儲產業集群,開展大規模風光制氫、新型儲能技術攻關,推進綠氫制綠氨、綠醇及氫冶金產業化應用。并要求推動烏蘭察布至燕山石化輸氫管道建設。
投資建議:
制氫:當前國內電力運營商和化工集團大力布局綠電制氫,電解槽是綠氫項目核心設備。目前國內多個項目陸續備案投運,我們認為今明兩年規劃項目有望加快建設,電解槽招投標放量后電解槽企業訂單有望加速落地。同時歐洲、中東等海外地區亦在規劃大規模綠氫項目,關注電解槽出海機會。產品和渠道優勢兼備的廠商有望脫穎而出,建議關注華光環能、青達環保、華電重工、雙良節能、科威爾。
儲運:氫儲運作為氫能產業的重要環節,是氫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因素,隨著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氫儲運核心技術、關鍵設備與材料環節有望受益。建議關注壓縮機環節開山股份、冰輪環境,儲氫瓶環節京城股份、蜀道裝備、蘭石重裝,管道環節久立特材,閥門環節江蘇神通,固態儲氫環節圣元環保、復潔環保。
燃料電池:當前燃料電池車仍高度依賴補貼,商用車有望率先實現需求突破,建議關注億華通、雄韜股份。
風險提示:項目推進不及預期;政策執行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