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國中鐵四局認真貫徹中央、國資委、中國中鐵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科技發展方針,緊密圍繞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目標要求,堅持“科技興企”戰略,大力推進科技攻關和科研創新,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有力推動了企業科技進步,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了企業社會和品牌影響力,樹立了良好企業形象。
即日起,局技術管理部與《鐵道建設》報聯合推出《中鐵四局“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專欄,回顧總結“十三五”中鐵四局科技強企之路,為今后進一步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登高望遠,明晰未來。希望全局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優秀典型為榜樣,扎實工作,刻苦鉆研,銳意創新,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把四局打造成為建筑央企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而努力奮斗。
△蒙華鐵路白城隧道掘進施工
超大斷面山嶺隧道馬蹄形盾構法建造
關鍵技術
參與單位:四公司
依托蒙華白城隧道,中鐵四局及所屬四公司研制了大斷面馬蹄形多刀盤組合的土壓平衡盾構機,研發了大斷面馬蹄形隧道修建成套技術和黃土地區山嶺隧道施工的新工法,支撐了蒙華重載鐵路白城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的建設,填補了工程界在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修建方面的空白,為黃土地區山嶺隧道的建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推動了山嶺隧道的施工技術進步。
“超大斷面山嶺隧道馬蹄形盾構法建造關鍵技術”成果的主要技術及創新點包括:
大斷面馬蹄形盾構管片分塊與接頭設計技術,大斷面馬蹄形盾構管片承載力足尺試驗系統,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施工成套技術,大斷面馬蹄形盾構隧道信息化與BIM技術。盾構法施工在城市地鐵建設中已經廣泛應用,但盾構法施工山嶺鐵路隧道在國內還未有先例。
△國內專業單位聯合研制的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在鄭州組裝,在蒙華鐵路白城隧道成功投入使用
“超大斷面山嶺隧道馬蹄形盾構法建造關鍵技術”成果的成功實施,為未來山嶺鐵路隧道盾構法施工管理組織、施工技術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和大膽創新。將城市地鐵高標準的理念引入山嶺隧道,從提高控制精度和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浩吉鐵路白城隧道無砟軌道
該成果先后榮獲2018年度國際隧道協會創新技術工程獎、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鐵道學會鐵道科技特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獲得33項發明專利、3項省部級工法,形成專著1部、論文7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