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百年來,它的城市公交也帶著一份時尚氣質。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叮叮當當”穿梭在城市主干道的有軌電車(“摩電”),到無軌電車線路的開通,再到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登上歷史舞臺,追溯哈爾濱百年公交的歷史傳承和發展,可以感受哈爾濱公交翻天覆地的變化。
1921年,哈爾濱開始籌辦有軌電車線路,1927年10月10日兩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
有軌電車線路的運營,給人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線路固定、行駛速度慢,也成了有軌電車發展的掣肘。1958年12月31日,哈市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開通,線路由省政府至汽輪機廠,全程6.14公里,配車2臺。也正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無軌電車開始替代有軌電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但隨著城市發展,無軌電車的弊端也很快顯現出來——大規模線網直接影響城市改造升級。于是,電車開始逐步被汽車所替換。2009年,哈市最后一條無軌電車線路117路全部更換為汽車,無軌電車從此告別冰城交通歷史舞臺。公交迎來汽車時代——街頭柴油車、汽油車、天然氣車、純電動車等多種能源的新式車在加速迭代。而這也面臨一個共同的時代課題——公共交通如何做到更節能、更環保?
2012年,哈市成為全國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創建城市,伴隨著越來越多新能源公交車上道運營,哈市開始以每年600臺的速度更新、新增純電動公交車輛,街頭綠色環保型公交車逐漸增多。目前,主城六區公交車數量達到6000余臺,其中綠色環保車型占98%,城區主干線路實現環保車型全覆蓋。
從地上到地下,則開啟了哈爾濱公交的時代性跨越。2013年9月26日,哈爾濱首條地鐵線路開通,經過10余年的發展,哈爾濱地鐵線網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運營里程由原來的1條線17.24公里,發展到如今3條線82.13公里,地鐵車站發展到70座。2023年,哈爾濱地鐵線網累計客運量達28128.29萬人次,城市多元化的公共交通體系極大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