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地鐵 8 月 6 日宣布,將于 8 月 29 日至 9 月 25 日舉辦第 15 屆首爾地鐵國際地鐵電影節(SMIFF)。
該電影節由首爾地鐵和首爾國際超短片電影節聯合主辦,新韓卡贊助,繼續在非傳統的環境中展示超短片。
今年的比賽共收到來自 59 個國家的 1,669 份參賽作品。電影節評審團選出了 50 名決賽入圍者,其中國際比賽入圍 20 名,國內比賽和 ESG 特別類別各入圍 15 名。
基于去年的改革,影片最長長度仍為 210 秒,高于原來的 90 秒限制,以容納更復雜的敘事。
入選影片將在首爾地鐵 1 至 8 號線各站的顯示屏和光化門廣場的媒體板上放映。觀眾還可以通過電影節網站、首爾地鐵社交媒體頻道和電影節海報上的二維碼觀看影片。
獲獎者將在電影節開幕后通過電影節網站上的公眾投票決定。
電影節特別項目E-CUT旨在支持制作以首爾地鐵為主題的10分鐘短片,其中選出兩個項目:韓惠仁的《給狗的情書》(外譯本)和金泰宇的《Pinky Promise》(外譯本)。女演員韓善花和蔡貞安自愿為這些作品貢獻自己的才華。
首爾地鐵公關團隊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希望“這些在地鐵各處意外遇到的210秒影片能成為人們休息的時刻,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小樂趣和休閑”。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