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彭華松宣布項目開工。市政府副市長周志凱,望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望城區委書記秦國良分別致辭,市政府副秘書長羅予武主持開工活動,市軌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國強介紹項目情況。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資規局、市國資委、市政府政研室、市重大交通設施建設事務中心等職能部門負責同志,望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蔡鋒,市軌道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海東,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鄧武,總經理助理鐘可與廣大建設者共同見證項目開工。
串聯望城老城區 全長約14.88公里
長沙地鐵4號線北延工程線路北起望城區白馬巷站,沿雷鋒大道、金星北路敷設,南至已運營的罐子嶺站,線路全長約14.88公里,設車站10座,均為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1.50公里,最大站間距為2.36km,位于吳家沖路站至星月北路站區間,最小站間距0.90公里,位于白馬巷站至連江路站區間。工程采用6節編組B型車,設計最高速度80公里每小時。設普瑞大道主變一座,控制中心接入既有第一控制中心。
4號線北延工程計劃2028年底建成
長沙地鐵4號線北延工程自2024年11月開工建設,計劃2028年底建成。該工程將下穿既有鐵路和規劃高鐵,側穿既有運營地鐵線路,而且整個線路穿越水系距離長,沿線管線眾多,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星月北路站——罐子嶺站區間將下穿石長鐵路路基段、規劃中的渝長廈高鐵高架段。同時還將下穿及側穿4號線出入段線盾構段。此外,工程沿線水系非常發達,東側臨近湘江,北側臨近溈水河,依次下穿斑馬湖、張家湖馬橋河以及大澤湖水系,水系情況復雜、距離長。工程主要沿雷鋒大道及金星北路敷設,沿線有多處高壓走廊、燃氣管線、雨污水干管、通信、電力、路燈等管線。
根據工可勘察全線水塘較多存在淤泥層及淤泥質土層,區地表水豐富主要為溈水、馬家河、荷塘撇洪渠、張家湖、斑馬湖等,停車場存在沙土液化的可能性較大,場地揭露的基巖主要是花崗巖,花崗巖地層可能存在球狀風化。確定軟土分布范圍及特征、地表水發育區的水文地質條件、砂土液化的范圍及等級、花崗巖球狀風化體及地殘積土分布范圍和特征是本工程的重點及難點。
長沙地鐵4號線北延工程與4號線一期工程貫通運營后,將連接望城區、岳麓區、天心區、雨花區、長沙縣,途經望城濱水新城、濱江新城、榮灣鎮商業中心、岳麓山大學城、南湖新城、體育新城、高鐵新城、黃榔副中心等重要功能中心和樞紐地區,形成一條長沙市主城區的對外輻射西北、東南的核心交通大動脈。不僅將縮短望城區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對望城片區、濱水新城片區、大澤湖片區等地區的發展起到積極支持和推進作用。屆時,望城區沿線居民將通過地鐵快速融入主城區,長沙軌道“半小時交通圈” 輻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