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接觸網項目部“潘二保技師工作室”又有新發明——分段絕緣器輔助調整板正式上線。
分段絕緣器,作為接觸網系統的核心設備,主要作用為通過電氣隔離將接觸網劃分為獨立的供電區段,同時借助機械連續性設計,確保受電弓能夠平滑過渡,有效避免拉弧或機械損傷,并協同遠程控制系統實現故障的快速隔離。因此對分段絕緣器調整要求標準非常高,規定分段絕緣器及導流板與受電弓的接觸面必須平行于軌平面,且兩導滑板高差不超3mm,整體偏差不超5mm。
然而,傳統水平尺手動校準方式在面對高標準調整要求時顯得力不從心,效率低下且誤差較大,成為制約接觸網系統性能提升的瓶頸。
技術革新背后的匠心獨運——潘二保的故事
為突破瓶頸,潘二保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開始設計研發分段絕緣器輔助調整板。設計初期,他們就謀定了能夠顯著提高作業效率、提高調節精準度,還要兼顧輕量化的目標,確保在實際操作中既簡便易用,又便于攜帶。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潘二保在材質選擇上絞盡腦汁。他深入研究了各種材料的性能,最終選定了高強度輕量化太空鋁合金作為骨架材質,這一選擇既滿足了強度要求,又大幅減輕了裝置的整體重量。然而,這只是開始,如何在保證強度的同時,進一步減輕重量,潘二保又陷入了深思。他自學CAD、三維建模等專業軟件,夜以繼日地鉆研,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才終于將設計圖紙繪制而成。每一筆、每一劃,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智慧。
成果斐然,助力接觸網供電系統檢修升級
潘二保的努力沒有白費,分段絕緣器輔助調整板一經推出,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實際應用中,這款輔助調整板不僅大幅縮短了分段絕緣器的安裝調整時間,還顯著提高了調整的精準度,有效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導致的整體水平度偏差超限問題。同時,其輕量化的設計也使得操作人員能夠輕松攜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分段絕緣器的運行穩定性。
展望未來,共創接觸網供電技術新篇章
潘二保技師工作室是無數地鐵工作者奮斗歷程的縮影。他們用智慧和汗水,不斷推動著地鐵供電技術的創新與升級。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創新精神,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方法,為供電系統的性能提升與穩定保障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