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建鐵投集團黨委研究決定:張俊同志任中建鐵投路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公司簡介
中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建鐵投集團”,是世界 500強第13 位——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二級專業子公司,是中國建筑鐵路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首要平臺,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的重要平臺,市政路橋及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主要平臺。
中建鐵投集團秉承“至精至誠,為先行遠”的企業品格,致力于 集團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鐵路、城市軌 道交通、公路、市政及河道綜合治理、房屋建筑等領域的投資、建造、 運營業務。集團下轄鐵路總承包公司、路橋公司、軌道交通公司、發展公司、華東公司、城建公司 6 個主業子企業,并在華中、西南、西北、東北、華南、華北、華東、山東 8 個區域設立近10個三級單位 和5個專業分公司,人員規模 6000 余人,總資產150余億元。2020年新承接項目近5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超160億元,集聚資產超130億元。
集團業務遍布全國,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主要經營項目投資、 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技術進出口業務,涉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 公路、市政及河道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領域。積極拓展 PPP 項目運營、 軌道交通+上蓋物業、PPP+產業導入、PPP+特色小鎮、鐵路 PPP+TOD 等業務模式。擁有鐵路、公路、市政、房建、水利水電和橋梁、隧道、 試驗檢測等多個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專業承包一級資質,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行業 設計甲級資質和市政行業設計甲級資質,成為中建集團首家獲得“雙 特雙甲”資質的專業公司!
作為中國建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核心力量,集團及其子企業先 后承建了多項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標志性工程:承建了世界第 一條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哈大客運專線,榮獲火車頭獎;中國第一 條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的鐵路,也是中國建筑承建的第一條鐵路項目— —太中銀鐵路,榮獲火車頭獎;山東省內“三橫”快速鐵路網的“中 部通道” ,實現濟南與煙臺的“兩小時生活圈”——濰萊高鐵工程; 中建系統首個應用 40 米1000t梁鐵路—— 昌景黃鐵路工程;亞洲最大的高鐵軌道板場——武黃軌道板場;絲綢之路的“黃金段”——蘭張高鐵工程;中國建筑參與實施的國內首條高海拔山地軌道項目——都四軌道項目工程;亞洲最大高鐵站房——雄安高鐵站房;中國建筑第一條地鐵全線——深圳地鐵 9 號線、國家財政部首批 PPP 試點項目——徐州市軌道交通 1 號線、成都地鐵 11 號線等;“投資+總承包”模式的投資項目——長沙市軌道交通 4 號線;東北第一超高層建筑——沈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東北最大水系治理工程——長春市伊通河水系生態治理工程等多個國內和亞洲第一工程,投資及建設鐵路總里程達 1000 余公里、軌道交通總里程達 120 余公里、公路總里程達 1600余公里,承擔公路養護與運營總里程達 1400 余公里,建設高鐵站房43 座,獨立和參股投資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市政及河道綜合治理等 20 余項,投資總額達 200 余億元,斬獲多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公路交通優質工程李春獎、中國鐵路系統火車頭獎,獲得國家授權專利 71 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工法44項。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