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鐵軌首次爬上川西高原。當天10時18分,成都至蘭州鐵路成都至川主寺(黃勝關)段(以下簡稱成蘭鐵路成川段)躍龍門隧道內,第一組500米長鋼軌穩穩落下,標志著成蘭鐵路成川段開始高原段鋪軌,全線建設進入攻堅階段。
軌道牽引車牽引著長軌通過成蘭鐵路高川站
先前報道:打通成蘭鐵路“腸梗阻”!歷時近9年,躍龍門隧道左線貫通修了8年的隧道終于通了!成蘭鐵路迎來重大節點歷經近3000天奮戰,成蘭鐵路松潘隧道今日貫通!鐵軌這樣“爬”上川西高原成蘭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蘭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藏鐵路后我國又一條在海拔3000米高原修建的“天路”。作為試驗段率先建設的成川段,起于成都青白江,經什邡、綿竹、安州、茂縣至松潘的川主寺,海拔從600米爬升至3200米,全長275.7公里,正線需鋪軌561公里。目前,成都平原區段鋪軌已完成,正向川西高原推進。當天早上8時許,長軌專列運載著9對、總長4.5公里的長軌出發。“一般的長軌專列一次運載14對、7公里長的長軌。”中鐵八局成蘭鐵路工程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張華介紹,此次鋪軌進入的高原段,線路最大坡道17.8‰,相當于一公里的里程海拔高差達17.8米,鋪軌車輛將處于一直爬坡的狀態,長軌專列不得不“減重”以便于“爬”上高原。在軌道牽引車的牽引下,鋼鐵長軌猶如柔軟的面條,輕輕落在無砟軌道板上,隨著牽引力往前滑動,與鋼軌扣件摩擦,發出清脆的“哐哐”聲。經過高川站、駛入躍龍門隧道,第一組500米長軌穩穩落下,而此時長軌的尾部還在柿子園隧道內,一條長軌跨越“兩隧道一車站”!成蘭鐵路公司成蘭指揮部指揮長肖霞林說,從高川站至松潘站,將進入成蘭鐵路的隧道群,145公里的里程,隧道占比高達96%。
施工人員對剛剛鋪下的鐵軌進行緊固
成蘭鐵路全線預計明年建成通車長大隧道群給鋪軌帶來不小挑戰:隧道內作業空間狹長,作業環境差,需要克服隧道通訊、通風、長大坡道運輸等諸多困難。比如躍龍門隧道,貫通后仍存在“季節性倒風”現象,會導致洞內有害氣體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而鋪軌車輛采用的內燃機車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如通風不良會對施工人員帶來危害。中鐵十九局成蘭鐵路工程指揮部指揮長王海亮介紹,躍龍門隧道通過現場試驗,制定了專項通風方案,疏散鋪軌時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同時,鋪軌車輛上安裝有有毒有害氣體凈化裝置、通風設備、監測設備等,并為施工人員配備了防毒面罩、供氧面具等。
鐵軌鋪過成蘭鐵路高川站,該車站位于柿子園隧道和躍龍門隧道間。成蘭鐵路公司供圖肖霞林介紹,目前成蘭鐵路全線,僅松潘境內的德勝隧道還未貫通,為加快施工進度,高原段鋪軌將在德勝隧道的兩端同時進行,預計今年底實現除德勝隧道外的其他段落鋪軌,全線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