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鐵十六局集團參建的湖北省首條地級市有軌電車——黃石現代有軌電車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工,為2022年底載客試運營保通節點創造了有利條件。
集團五公司承建的黃石現代有軌電車項目,是黃石建市以來投資額度最大、復雜程度最高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標段線路總長7.4公里,軌行區寬度8.5米,按上下行雙線布置,設計最大時速70公里,主要包括路基、車站、人行天橋、橋梁、預制梁場、市政道路以及邊坡防護、綠化、給排水管道、交通、照明等相關配套設施。
據項目負責人婁利新介紹,該項目施工重點控制性工程位于黃石市區,外部環境干擾大。施工中,項目部先后克服了地下管線多、交叉施工復雜、工期緊、任務重、施工管理跨度和組織協調難度大、創文創衛環保要求高等諸多困難,以及南方雨季帶來的不利影響。項目團隊一方面調整施工方案,優化資源配置,采用“短封閉、快施工”的交通導流方式組織施工作業;另一方面組織骨干力量,主動協調各級關系,重點解決管線、征地問題。經過全體成員連續日夜奮戰,提前完成了各項施工節點,多次獲得業主表揚。
為確保標段294榀箱梁制運架任務圓滿完成,項目團隊多次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針對每座橋梁的特點,反復研究制定了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設專人對接交管、鐵運部門,實行箱梁“安全、質量”一票否決制,采取多種措施保證夜間運梁安全。
該項目承建的磁湖跨線橋位于桂林南路東側,上跨5A級風景名勝區。施工中,項目團隊高度重視湖泊水質保護工作,填湖前制定了完善的專項施工方案和水質保護措施,嚴禁向湖泊內傾倒棄土棄渣和排放污水,并委托專業機構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在黃石市創文創衛和國衛復審期間,項目所在包保施工路段現場文明施工完成較好,受到業主高度肯定。
自項目進場以來,項目團隊主動擔當起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主體責任,嚴格按照“全覆蓋、零容忍、重實效”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工作。結合項目實際,遵循政府“六個百分百”環保管控要求,全面落實工地周邊圍擋、產塵物料堆放覆蓋、土石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沖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揚塵治理措施,穩固提升企業形象。
據悉,該工程是黃石市推動城市轉型的重要標志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紐帶,是實現人民綠色出行的重要方式,也是黃石發展公共交通的重要選擇。項目建成后,將構建城市立體交通走廊,緩解交通擁堵壓力,改善市民出行環境,增添城市新的文化元素,推動黃石這座老工業城市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