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廈門市軌道交通1、2、3號線電客車架修項目在廈門北巖內車輛段舉行開工儀式。廈門軌道建設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文,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長青等領導參加開工活動。
活動現場,劉長青在致辭中表示,中車長客一直秉持客戶至上的理念,廈門軌道交通1、2、3號線電客車架修項目是中車長客與廈門軌道集團合作的又一結晶,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領域在不斷延伸,我們雙方將以戰略為牽引,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為驅動,不斷地集中優勢資源,精細施工、嚴控質量,用一流的技術和產品,用優質的服務和保障,來回報廈門市委政府、廈門軌道集團和廣大廈門市民的信任。
陳衛文在致辭中表示,本次電客車架修項目的開工,標志著廈門軌道交通運營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希望與中車長客在未來的合作過程中,更好地發揮雙方優勢,更好地服務于廈門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確保廈門地鐵運營安全有序、行車準點暢達、出行便捷高效。最后感謝中車長客在廈門軌道交通事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希望在未來,雙方攜手銘責擔當,守正創新,共同開啟廈門軌道交通事業新的壯闊征程,在時代征程中加速向前。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將以架修項目為契機,依托技術引領實力、高端裝備制造檢修能力、數字化平臺治理能力、全壽命周期服務能力,與合作伙伴共同銳意進取,助力廈門軌道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