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日)上午,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在北京揭曉。經過推薦申報、資格審查、專業組初評、終審會議評審、詹天佑大獎指導委員會審核以及公示等評選程序,共有北京大興新機場、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貴陽至甕安高速公路、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等42項土木工程領域杰出的代表性工程獲獎。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自1999年設立,目前已成功舉辦19屆,566項工程獲獎,是中國土木工程領域最具影響力、最具權威性的科技創新大獎。通過獎勵的示范和引領作用,不斷推動我國土木工程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建筑工程(13項)
北京新機場工程(航站樓及換乘中心、停車樓);
中國·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工程;
騰訊北京總部大樓;
大望京2#地超高層建筑群;
CEC·咸陽第8.6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項目;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一期)項目;
青連鐵路青島西站站房及相關工程;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及捷運系統工程;
太古供熱項目(古交興能電廠至太原供熱主管線及中繼能源站工程);
青島新機場航站樓及綜合交通中心工程;
上證所金橋技術中心基地項目;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二、橋梁工程(3項)
柳州市官塘大橋工程;
石家莊至濟南鐵路客運專線濟南黃河公鐵兩用橋;
重慶江津幾江長江大橋。
三、鐵道工程(2項)
新建北京至沈陽鐵路客運專線遼寧段;
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
四、隧道工程(3項)
蘭渝鐵路西秦嶺隧道工程;
新建向莆鐵路青云山隧道;
貴陽龍洞堡機場地下綜合交通樞紐隧道工程。
五、公路工程(3項)
貴陽至甕安高速公路;
濟南東南二環延長線工程;
巴基斯坦PKM項目(蘇庫爾至木爾坦段)。
六、水利水電工程(2項)
廣東清遠抽水蓄能電站;
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
七、電力工程(1項)
國家能源集團宿遷2×660MW機組工程。
八、水運工程(1項)
武漢港陽邏港區集裝箱碼頭工程。
九、軌道交通工程(4項)
西安市地鐵4號線工程;
蘇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及延伸線工程;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一期工程;
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
十、水工業工程(1項)
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
十一、市政工程(5項)
橫琴第三通道;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擴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
斯里蘭卡機場高速公路(CKE)工程;
廣州市資源熱力電廠項目(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資源熱力電廠)。
十二、公共交通工程(1項)
成都“金沙公交樞紐綜合體”產業融合TOD創新試點項目。
十三、燃氣工程(1項)
港華金壇鹽穴儲氣庫項目。
十四、住宅小區工程(2項)
南京丁家莊二期A28地塊保障性住房;
珠海翠湖香山國際花園地塊五(一期、二期)。
(總臺央視記者 張春玲)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