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鐵寶工有限責任公司制造的孟加拉國鐵路重型軌道吊車及軌道平車接受廠內驗收,經(jīng)孟加拉國鐵路局驗收小組專家評測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專業(yè)檢測,施工車輛達到交付條件,即將發(fā)往孟加拉國。
此次驗收的1臺JW-4K型重型軌道吊車及2臺PC-40C型軌道平車為孟加拉國鐵路配套車輛。孟加拉國鐵路局驗收小組對車輛的外觀、傳動系統(tǒng)、電氣線路、操控系統(tǒng)、起重吊機等方面進行了靜態(tài)驗收,并在現(xiàn)場進行了操作試驗。
據(jù)了解,此次孟加拉國鐵路局采購的3輛軌道車,計劃應用于達卡至邦嘎段項目日常維保施工。軌道車采用孟加拉國鐵路專用軌距,最高運行速度80km/h,隨車安裝全液壓折臂式起重機,能夠實現(xiàn)最大16500kg起升質量。車輛具有運行穩(wěn)定性好、操縱輕便靈活、維護方便、司乘條件好、安全防護設施齊全等特點,能夠滿足軌道施工、吊裝、物品及人員運輸?shù)茸鳂I(yè)要求。
“產品制造過程中,我們的技術人員提前介入,多次通過視頻會議形式了解孟加拉國用戶對軌道車輛的使用習慣和具體工況,對產品方案進行反復溝通,最終達成共識。” 中鐵寶橋集團寶工公司技術研發(fā)部部長王玉龍告訴記者,“由于孟加拉國鐵路限界較國內鐵路限界小,國內成熟的機車零部件大都進行重新改制。為確保車輛按期交付,公司專門組織成立項目小組,協(xié)調設計、采購、制造同步推進,最終圓滿完成了此次任務,得到了用戶認可。”
作為南亞首個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近年來,孟加拉國與中國企業(yè)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密切。由中國企業(yè)承建的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在帶動當?shù)厝司蜆I(yè)、改善當?shù)亟煌按龠M與周邊國家互聯(lián)互通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中鐵寶橋集團寶工公司是我國最早的軌道車輛生產制造企業(yè),其“秦嶺”品牌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蜚聲海內外。近年來,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鐵路項目建設,由該公司生產的軌道車、平板拖車、液壓復軌器等30余臺(套)產品售往新加坡、孟加拉國、馬來西亞等國鐵路建設工程項目,以可靠的品質和優(yōu)良的服務贏得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普遍認可。
根據(j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shù)據(jù)同樣不容樂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shù)據(jù),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fā)。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