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慶、安徽合肥、江蘇無錫、廣東珠海等地推出網約公交車服務。這種公交車沒有固定行駛路線,沒有固定時刻表,市民在線預約叫車后,智能系統會自動匹配路線,調度車輛實現點對點接送,而且價格親民。
近幾年,隨著人們出行方式發生改變,部分城市公交客運量出現明顯下滑,有的城市甚至出現線路停運情況。2023年10月,交通運輸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通過大數據應用提升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效率。網約公交車正是公交行業擁抱數字技術、尋求創新發展的有益探索。
網約公交車“出圈”的背后,是各地提升城市公交服務能力和滿足市民個性化出行需求的體現。與常規公交車相比,裝有“智慧大腦”的網約公交車不再每站停靠,運行更為靈活,可以節省乘客的時間成本,彌補一些常規公交運營的邊緣領域和空白地帶。這有助于優化公交公司運力投放,減少“空車跑”的消耗和支出,提高運營效率。
同時也要看到,網約公交車這種新型運營模式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長期可持續發展還面臨一些挑戰。比如,有的城市網約公交車的服務半徑較小,運力還需提升;有的候車時間較長,停靠站點相對有限;有的群眾知曉度低,空座率較高。部分乘客還反映,網約公交主要依靠手機預約,復雜的操作界面對老年人等重點群體來說存在一定使用門檻。
群眾的出行需求在哪兒,公交服務就要跟到哪兒。讓網約公交車跑得更好,運營單位不妨定期進行調研走訪,了解市民多層次、差異化的出行需求,在需求量集中的區域和時間段適當擴大覆蓋范圍、增加運力配置、完善站點布局,以減少乘客等待時間,逐步改善“叫車容易等車難”問題。比如,針對老年人、學生和新市民等城市公交的剛需人群,可以在高峰時段增加開行頻次,在超市、工業園區、醫院周邊加大運力投放等。
網約公交車方便了群眾的出行,但目前仍有很多人不清楚網約公交車怎么預約、從哪里預約。為此,運營單位還要加大推廣力度,走進街道和社區“手把手”幫助居民尤其是老年群體,快速了解和熟練掌握網約公交車的預約方法,打通線上線下宣傳渠道,提高網約公交車的知曉度,讓更多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出行便利。
公交企業拓展“網約”服務,是適應城市交通體系快速變化的應變之舉。各地政府部門可在保障公交運營主體可持續發展方面給予支持,因地制宜為其提供更多發展空間,鼓勵引導公交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業務,增強自身造血能力,更好服務群眾出行。(經濟日報)
網約公交車?公交行業?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