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公交營運、場站管理、建設管理、綜合經營四大板塊優勢,以更強合力推進公交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和升級,7月31日下午,圍繞“聚焦信息化協同共享賦能”主題,久事公交首期產業協同與創新沙龍在逸仙路停車場舉行。
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丁澄科出席并致辭。久事集團產業科技部副總經理、大數據中心主任費曄,久事集團營運協調部副總經理王壹,上海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翟文倫,久事公交副總經理趙宇出席活動。
當前,信息化協同共享已成為推動產業發展、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著力點。首期沙龍活動通過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積極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公交打破壁壘,實現更高效、更緊密的協作與資源共享,尋求共同進步,實現共贏之路。
來自巴士五公司、巴士客修公司、現代交通公司、巴士培訓公司行政負責人和上海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專家,分享了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停車場四合一管理中心協同平臺、新能源充電管理平臺建設應用、智慧機務管理平臺建設、月浦新能源實訓基地等案例,并在理論層面作了深刻剖析,同時就信息化協同共享賦能實踐經驗、挑戰與機遇進行了開放而深入的探討。
丁澄科指出,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形勢,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久事公交圍繞“智慧公交戰略”,面向內部管理、面向乘客出行、面向政府監管,重點圍繞經營改革、安全管控、信息提升、乘客服務和網絡信息安全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提質增效,驅動久事公交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下階段,久事公交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用創新思維推動各板塊向更高效、智能、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久事公交信息管理部主要負責人,各直屬企業主要行政負責人、信息化分管負責人及外部專家共同參與了本次沙龍活動。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