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正式發布公告,中山公交集團憑借在綠色低碳領域的系統性實踐與信用聲譽,成功通過綠色低碳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認證。
此次信用等級評價依據《城市交通行業信用評價規范》(T/CUPTA004-2022)等多項評估標準,經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標準與評價工作委員會及專家對企業綜合素質、管理能力、財務能力、服務能力、信用表現等指標內容進行綜合評審,將城市交通行業企業信用等級劃分為AAA、AA、A、B、C三等五級。AAA級信用評價是當前城市交通領域最高信用等級評價,標志著中山公交集團在綠色治理、低碳技術應用及社會責任履行等方面達到行業標桿水平,為我國交通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注入強勁動能。
自2014年起,中山公交集團堅定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深度融入城市生態文明建設。2020年9月1日,集團全面完成純電動公交車置換,搶先實現 “碳達峰”。在能源管理上,巧用夜間低谷電價集中充電,2024年底谷電利用率達71.04% ,節能又降本。新能源車全面替代燃氣車后,每年減少碳排放約10萬噸。2024年6月,深中跨市公交博覽中心樞紐站光伏發電項目建成,裝機容量約47千瓦。截至12月,已累計發電3.5萬千瓦時,減排約37噸二氧化碳。中山公交集團以實際行動為城市公共交通綠色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值得各地借鑒學習。
在踐行“為市民提供更優質出行服務”的使命中,中山公交集團將生態理念融入管理,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集團引入先進技術,提升運營效率,減少低效運行,降低能耗。推出公交出行信息查詢系統,支持刷卡、掃碼等多元支付,還開通“響應公交”等特色線路,滿足市民多樣出行需求。同時,中山公交集團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活動,利用公眾號、視頻號發布出行指引,舉辦坐公交攢積分換文創活動,大力推廣綠色出行理念。通過這些舉措,市民對公交綠色出行的認可度顯著提高,綠色出行的群效應逐步形成,參訓員工與司機覆蓋率達100%,為綠色出行貢獻力量。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