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阜城三區城鄉公交一體化潁泉區城鄉公交票價方案聽證會舉行,相較于現行農公班車全程最高10元/人次的票價,方案提出乘客上車起步價2元/人次、全程最高票價6元/人次。這意味著部分鄉鎮群眾出行的交通成本進一步降低,相應地與城區的聯系也更加密切了。
眾所周知,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里,像城市公交這種帶有公益屬性的公共資源,很少能惠及鄉鎮群眾。他們出行,一般是乘坐私人營運的交通工具。乘坐這些交通工具,不僅價格不低,而且乘坐體驗也不盡如人意,甚至安全也得不到很好保障。因此,各地群眾包括社會各界對于盡早開通城鄉公交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
近年來,得益于國家對鄉鎮公共設施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鄉村路網的不斷完善,開通城鄉公交的條件已經成熟。市委、市政府也將開通城鄉公交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予以重點支持,當地政府部門也積極統籌轄區交通及資源,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有資質、有技術、有保障的公司,由其專門運營城鄉公交各條線路。
城鄉公交的開通運營,讓城市公共資源延伸到鄉村,更為重要的是,大大改善了基層群眾的出行條件,也為鄉村振興開出了一列通往外界的“直通車”。我們知道,鄉村振興很大程度上是產業的振興。近些年,全市很多鄉鎮涌現出不少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因為有著人才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以及在種植模式上的革新,這些鄉鎮不僅生產出大量的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也形成了與傳統農業不同的田野景觀。
種類繁多的優質農產品以及現代而又不失鄉野趣味的產業園,正是吸引城市居民前往的最大賣點。除去自駕一族偶爾前往嘗鮮之外,還有相當多市民想經常前往飽覽田園風光。這時,城鄉公交就派上了用場。一家人乘坐一輛公交車,無駕車之勞形、無加油之愁苦、無堵車之煩憂,輕輕松松地去、快快樂樂地回,悠哉樂哉就完成了鄉村之旅,想來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城市公交惠及鄉鎮群眾,就是城市公共資源延伸到基層所帶來的最大社會效益。需要強調的是,城鄉公交在運營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城鄉居民在乘坐時的差異,比如鄉鎮人進城時,可能會順便帶點農產品售賣。對于這類乘客,司乘人員的服務方式、車輛內部空間的設置等都要做一些改變,以適應某些特殊需求。總而言之,乘坐體驗好一些,服務舉措多一些,運營細節完善一些,城市優質公共資源才能惠及更廣大的群眾。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