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有27個公交樞紐站131處張貼“場所碼”。
5月12日,記者從上海久事公交獲悉,其正有序推進各項復工復產前期準備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雙落實、兩不誤。
巴士一公司結合“人、車、場、站、線”等五大因素,分類施策做好復工復產工作預案及準備工作,加強對員工居住地“三區”情況的排摸分析,嚴格做好車輛保養、場地消殺、防火檢查及安全自查等各項工作,加強對公交線路恢復運營方案的持續動態優化調整,做好前期充分準備,確保可復工時盡快復工。此外,通過推出“空中課堂”系列課程,幫助廣大職工在居家的情況下能有效地進行線上學習,進一步掌握安全規范操作要求,為復工復產做好準備。
巴士二公司值守點針對個人防疫及車廂內消毒防疫工作開展專項培訓,經過面對面、手把手逐個“過堂”式培訓,確保一線職工能第一時間投入“戰斗”。駐守人員每天完成二次健康監測及核酸、抗原檢測,并做好辦公區域、車間、停車場等重點區域消殺防疫工作,確保復工復產后能正常運行。
工作人員對目前封閉的樞紐站進行消毒。
巴士三公司制定基本運能配置,進一步優化低、中、高三類計劃時刻表,確保滿足解封初期市民出行的基本需求;結合三區管理政策,按照無人員嚴重缺少的原則,做到運能計劃投放有序,合理調配線路人員,確保線路首班車可準時準點發車;對三處集中報到的駕駛員進行當日抗原結果查驗,實施嚴格防疫防控管理;營運監控指揮中心將在復工復產當日恢復日常數據對接工作,規范使用信息化監管平臺對各線路營運數據進行監管監察,按時完成上級下發的各項指令要求。
巴士四公司川沙修理車間的駐守人員每日趕赴三個車隊進行車輛日常維護檢查,對輪胎胎壓進行安全檢查,并針對車輛的制動系統,雨刮、冷風空調系統等進行保養維護。同時,對于空調濾網,蒸發風機,出風管道等部件進行消毒清潔 ,確保復工復產后車輛安全投入運營。
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日常維護檢查。
巴士五公司接到上級部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快速落實公交車全面張貼“場所碼”要求,組織駐守人員徹夜奮戰,按時完成了南陳場300余輛公交車的覆蓋任務,確保復工復產期間公交車廂環境安全。
場管公司充分運用好信息化手段,對所屬停車場的門禁系統、進出場車輛識別系統、RFID系統、考勤系統、巡更系統、一車一檢系統及所有手持機的工作充電狀態進行檢查調試,確保系統的穩定性。成立安全檢查小組針對消防設施、配電設施、排水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為復工復產后場站全面正常有序運行以及梅雨汛期防臺防汛工作做好準備。
針對目前全部封閉的樞紐站,場管公司安排人員到崗,進行開門通電、通水;對2個食堂、23個醫療廢棄物堆放點、173個廁所、37臺電梯、58000㎡面積的公共區域26個垃圾房72處備勤值班及保安臨時休息室合計65410㎡的空間,進行了83人次消毒消殺通風。同時,積極快速落實“場所碼”部署工作任務,在所轄20個停車場、27個公交樞紐站131處進行了“場所碼”的張貼,為復工復產做好場站保障。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