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退休前的最后一晚,李淑芬老師一如既往的像平常一樣結束運行,擦地板、刷車輪,她說這是老家伙的門面,一定要清理干凈;把工牌摘下來,收進了自己包里,她說要留作紀念;關上車燈,關上車門,再次回眸,她知道明天會有一個像她一樣愛老家伙的人繼續完成使命;簽完最后一個字,揮手報以平安,她燦爛的笑容為奮斗了三十年的公交事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李淑芬,西部公司五隊K56路駕駛員,我們都習慣稱她為“李老師”。1991年12月李老師正式成為濟南公交5路車的一名售票員。當售票員的時候,她就認真鉆研業務知識,熟悉各個換乘點的位置、換乘方式及票價,為乘車的乘客指引線路,答疑解惑,那會的初心就是為民服務。1993年為了響應企業改革無人售票車的響應,李老師開始學車,成為了第一批售票員轉崗的駕駛員。她說:“主要是自己比較喜歡駕駛公交車,那會能開上這么大的車感覺特別瀟灑,而且可以繼續為乘客們服務。”
從最初駕駛35路到59路到100路再到56路公交車,無論在哪一條線路,李老師都是那個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服務優質,讓領導最放心的駕駛員,三十年的公交車駕齡,無事故、無違章、無投訴,這樣的優質駕駛員成為大家心中的偶像。
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就是李老師在2019年2月份救助發病乘客的事跡,當時得到了眾多媒體的宣傳表揚,她被乘客稱為“公交好大姐”。2月6日中午李老師駕駛著K56路公交車遇到一名十歲左右的孩子突然手腳抽搐發病。孩子的父親王先生也是第一次遇到孩子這種情況,心急如焚卻又不知所措。憑借著自己的工作經驗,李老師一邊安慰王先生,一遍指揮掐人中救助,一邊急忙攔車,在李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及時就醫轉危為安。事后孩子的父親王先生也是特意來到車隊,送來自己家的雞蛋和感謝信感謝李老師危急時刻出手援助。
從年輕的小姑娘到雙鬢已添銀絲,李老師也見證了濟南公交三十年來的改革與發展。“從有售票員到無人售票,從最早駕駛燃油車到燃氣車,再到目前的純電動車。企業發展的每一次變化,我都是見證者,更是企業發展的受益人,公交人為民服務的初心始終未變。”穿上剛剛發的新冬裝,手拿榮休紀念品,眼淚在李老師的眼眶中打轉:“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感覺仿佛還在昨天,還想開著公交車為乘客送上一聲您好。今后無論身在何處,永遠不會變的就是我是公交人。”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