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身邊有人突然暈倒怎么辦?吃東西被異物卡住怎么處理?是等“120”來?還是趕緊對傷患者進行急救?為進一步了解這些應急救護常識,提高企業員工的基本救護能力,3月16日,湖北交投襄陽運營公司隆中收費站邀請襄陽市紅十字會救護師為員工送上一堂生動的應急救護課。
活動由紅十字救援會團隊導師李麗主講,采用“理論學習+實操培訓”的形式為員工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在理論教學中,李老師通過真實的案例告訴學員發生在身邊的一些應急突發情況,強調了搶救生命的“黃金四分鐘”,讓學員們了解到急救的重要性。并為大家詳細全面地講解了如何正確判斷救助者是否屬于需要心肺復蘇以及傳授了心肺復蘇的步驟和流程。同時李老師運用人體模型現場演示了心臟復蘇操作流程、AED除顫儀的使用方法,告知學員目前襄陽市區AED除顫儀的分布情況、放置地點等。
進入實操環節,李老師面對面指導學員分組開展心肺復蘇術、氣道異物梗阻等常見急救技能操作。判斷意識呼吸、調整體位、胸外按壓等,每一個步驟學員們都聽的異常認真,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了解掌握應急救護知識太有必要了,關鍵時刻很可能會派上用場”學員朱銀銀說道。
此次應急救護培訓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通過此次學習培訓,員工們不僅了解了基本的急救常識,也認識到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潛在危險,更重要的是學習了應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時的自救互救方法,增強了處理突發意外事件的能力。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