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衛健委日前發布今年第20周(5月15日至21日)疫情周報。第20周全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4種25544例,死亡1例;其中新冠連續四周位列報告發病數首位。
第20周全市報告病例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肺結核和病毒性肝炎,共占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的98.9%。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較上一周有所上升,其中呼吸道傳染病為主要報告病種,占報告數的96.5%。
統計發現,本市新冠報告發病數已連續四周位于榜首。第17周至20周,全市報告法定傳染病依次為6438例、10508例、18081例、25544例,其中第20周的報告發病數是第17周的近4倍。
市衛健委提醒市民:堅持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接觸快遞或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時,應及時洗手或手消毒。在日常生活中,打噴嚏或咳嗽時,可用紙巾遮掩口鼻。擇時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鐘。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狀況,不要帶病上班、上學。
相關新聞
嗓子痛未必是新冠“二陽”癥狀普遍較輕
本報訊(實習記者 柴嶸)近期很多人出現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是否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不一定都是新冠感染所致,需分辨病因,對癥治療。總體上看,二次感染新冠比初次感染的癥狀更輕。
王貴強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遍表現。不管是流感病毒、新冠病毒,還是細菌感染,都可能導致咽喉腫痛。“之前感染新冠病毒后,體內目前還存在有效的保護,即使再次感染,癥狀也普遍較輕。”王貴強介紹,從病程上看,二次感染發病時間相對更短,發熱時間、熱度都比初次感染輕。應對“二陽”,除了可服用解熱鎮痛藥外,重癥高風險人群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
專家提醒老年人,要積極接種新冠疫苗,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封閉場所。同時,要把基礎疾病管理好,規律用藥,不要因為害怕去醫院而停藥。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