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地鐵更“聰明”,眾合科技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助力軌交運營質效雙提升###
7月4日,眾合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正式于南寧地鐵3號線金湖廣場站開始試運營,這是該系統自2021年立項以來的首次落地應用。票檢安檢一體化服務有效地縮短了進站時間,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時還提升了乘客的出行體驗,讓南寧地鐵越來越“聰明”。
一.強強聯合
提升軌交運營質量與效率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升級發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持續提升,為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并滿足乘客高安全、高效率的出行需求,“打造智能化系統,構建智慧型地鐵”成為交通業發展的首要任務。2021年,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咪付(廣西)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了交通廳科研項目——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項目,并成功立項。
該系統主要針對傳統安檢物檢視覺易疲勞、違禁物識別主觀因素強、操作環境干擾、人員培養成本高等問題進行系統優化,采用太赫茲安檢、視頻采集、人臉識別、AI智慧判圖等技術,實現“人”、“票”、“物”以及異常行為四合一核驗,達到智能票檢和安檢的同步進行。
▲ 安檢票檢一體化系統運營現場
在南寧地鐵3號線金湖廣場站,使用全態過閘的乘客在通過安檢時可自動匹配人臉信息,若有攜帶違禁品則閘機不允許通過,普通乘客身上攜帶有違禁物品,系統也會發起自動報警提示,并在顯示器上顯示出違禁品的位置,方便安檢人員快速檢查。不僅可以提高通行效率和用戶乘坐體驗,也將大大提升地鐵安全防御系數以及軌道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數智化安檢
快捷、精準、無感
快捷安檢并不是免安檢,而是提高售檢票、乘車智能化水平的一種全新方式。
眾合科技構建的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通過多維度綜合識別技術,對姿態特征和圖像特征的同步有效特征進行綜合身份驗證,有效區分相似人臉,減少誤識率,提高識別準確率和認證安全性;基于全景+全態識別技術研究開發智慧安防平臺,在密集移動人群、光線環境變化等條件下實現精準目標檢索、布控預警、異常檢測等,雙重提升識別速度和準確率;將先進的太赫茲安檢技術、全態識別技術與AFC技術相結合,全程實現無接觸式檢票、體溫檢測和安檢;設計架構伸縮靈活、服務效率高,可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識別效率。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