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能源客車市場“春意盎然”。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3月份,其重點關注的22家涉及新能源客車產銷的企業(不包含未報備企業數據)共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3392輛,同比下降8.76%,環比上漲93.45%。
這份成績單充分彰顯出新能源客車已慢慢扔掉補貼的“拐杖”,進入了“獨立行走”的階段,發展前景越發明朗。
3月:宇通穩居第一,歐輝同比暴漲3509.09%
3月份,宇通新能源客車銷量為752輛,位居榜首,環比大增1112.90%,市場份額為22.17%。
金龍客車以559輛的銷量居第二,同比增長32.15%,環比增長185.20%,市場份額為16.48%。
福田歐輝的銷量為397輛,同比暴增3509.09%,市場份額為11.70%,居第三。
前十強企業中,金龍客車、福田歐輝、格力鈦新能源、金旅客車、中車電動、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六家企業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幅最高的是福田歐輝,高達3509.09%。
環比增長的企業有宇通客車、金龍客車、比亞迪、格力鈦新能源、金旅客車、中車電動等七家企業,其中,格力鈦新能源增幅最高,高達5650.00%。
排行榜中,金龍客車、格力鈦新能源、金旅客車、中車電動四家企業實現了同比、環比“雙增長”,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暖意。
一季度:歐輝領跑,四企業同比增長
2023年第一季度,行業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6538輛,同比下降24.59%,下滑幅度比前2月(-35.92%)有所收窄。
具體來看,福田歐輝以1221輛穩居第一,同比增長131.69%,市場份額為18.68%。
宇通客車銷量為963輛,市場份額為14.73%,居第二。
金龍客車以851輛的銷量位居第三,同比增長39.05%,市場份額為13.01%。
比亞迪銷量為743輛,市場份額為11.36%,居第四。
金旅客車居第五,銷量為705輛,同比增長71.12%,市場份額為10.78%。
前十強企業中,福田歐輝、金龍客車、金旅客車、格力鈦新能源四家企業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福田歐輝增幅最高,高達131.69%。
當前,新能源客車市場格局正在重塑,有望迎來一個全面市場化的拓展期,一場車企間“真刀實槍”的較量正在展開。而產品性價比高、供應鏈完善、成本控制及創新能力強的車企更容易脫穎而出。
當新能源客車市場愈發趨于理性與完善,就足以證明這個行業在逐步進化,并走向成熟。希望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車企能抓住機遇,真正從“品質與綠色”的角度出發,乘風破浪,駛向更遠!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