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裝備天津公司生產的盾構機下線
車間門口,一臺直徑近10米、藍白相間的盾構機刀盤正被吊裝上重型運輸卡車,準備運往項目工地。這個“大塊頭”的制造商——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天津公司”)是一家中型盾構機制造生產企業,產品用于地鐵線路、海底隧道、引水隧洞等項目建設。
“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鐵裝備天津公司近期遇到一些經營困難。企業采用訂單式生產,單臺合同項目幾百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為保證產品順利出廠,企業墊資生產,用于配件采購和加工,產生資金短缺的情況。”中鐵裝備天津公司財務負責人朱飛飛說。
“一方面因為研發人員增多,技術轉化成生產能力的周期較長,人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因為盾構機產品所需零部件繁多,鋼鐵等主要材料成本上漲增加了生產成本,加上國內外運輸費用增長較大,造成流動資金不足。”中鐵裝備天津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蔡輝說。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中鐵裝備天津公司通過與主要供應商簽訂長期協議,降低物料采購成本,保障生產工期質量;采用線上加線下多元營銷方式,成立經營服務中心;加大清欠款項力度,加速資金回籠;縮短研發技術轉化為生產能力的時間,將技術盡快運用到產品中;聯合高等院校攻關“卡脖子”技術,提升盾構機再制造水平。
“就在企業努力調整自身管理經營時,天津稅務部門通過延緩繳稅政策,為我們緩繳6個月稅款200多萬元,及時緩解了疫情期間的剛性資金支付壓力,而且為企業后續發展增添了信心。”朱飛飛說。截至目前,企業累計生產盾構機180余臺,用于國內30多個城市項目建設工程,并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企業采用多種方式盤活現金流,將資金投入盾構機產品設計研發及迭代中,努力沖刺全年生產經營目標。
今年上半年,中鐵裝備天津公司實現產值2.9億元以上,同比上漲35.17%,新簽合同額突破3.9億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