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湘江新區公布第三批長沙市智能汽車產業生態“火炬計劃”入選企業名單,全市共有28家企業入選,中車電動子公司——長沙中車智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入選。
據悉,“火炬計劃”是長沙市政府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關于印發<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及長沙市智能汽車發展而啟動的重點支持智能汽車生態領域產業發展計劃,先后經過企業自評、實地調查、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入選企業名單。
本次長沙智馭“火炬計劃”申報項目為“智能網聯客車與車路云一體化平臺開發及應用”,本項目擬針對過去在示范項目應用推廣過程中,部分客戶提出的“缺乏自動駕駛數據監管及智能調度運營平臺”“缺乏乘客預約及一鍵叫車出行平臺”“自動駕駛客車乘坐體驗感待提高”等問題,結合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中強調生產企業需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數據采集、數據存儲等管理工作,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一致性,以“2020年火炬計劃”研發的微循環小巴以及已有自動駕駛公交為依托,建設智能網聯車路云一體化平臺、開發新一代智能網聯客車提升乘坐體驗。智能網聯車路云一體化平臺建成后將作為長沙智馭統一的智能網聯汽車運營監管基礎性支撐平臺。
未來,中車電動將以實現公共領域自動駕駛為終極目標,從現有基礎、行業發展、市場容量出發,梳理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部件”“車聯網及運營平臺”“智能汽車運營”四類產品及服務。通過“中車制造”“中車設計”“中車認證”等資源整合方式構建產業體系。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