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濟南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全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局部地區可達42℃以上。為保障市民高溫天氣安全、順暢、舒適出行,濟南公交啟動高溫天氣應急保障預案,采取提前開啟空調、加強車輛檢修、精準調度保證營運秩序等多項措施,同時,全力以赴做好職工的勞動保護和關心關愛,保障高溫下奮戰一線職工身體健康。
入夏前,濟南公交就組織人員對車輛空調系統“清肺”。900余名修理工、400名保潔員、7300名駕駛員提前檢修制冷系統、沖刷空調濾網、維護調節旋鈕、清潔空調風口,對5300余部營運車輛空調設備制冷效果進行了全方位有效性測試,確保市民出行舒適、愜意。
同時,公交維修人員對空調進行24 小時全天候監控,保證車輛運營時空調可以打得開、涼得了,滿足乘客在高溫天氣對空調車的乘坐需求。公交駕駛員也會在發車前提前開啟空調,為市民乘客提供清涼、舒適的乘車環境。乘客在乘車過程中也可根據需求向駕駛員反饋,駕駛員會根據需求動態調整車廂溫度。
同時,濟南公交還堅持好一日一調度工作,做到精準調度、科學調度,加大運營秩序管理力度,發揮現場、中心兩級監控作用,及時掌握線路車廂滿載及均衡運行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增加班次投入,保障市民乘客高溫天氣下順暢出行。濟南公交還適時加密晚低峰間隔,保證晚間購物、納涼市民出行方便。
高溫來襲,濟南公交廣大職工仍與往常一樣,奮戰在熱浪滾滾的營運一線,斗酷暑、戰高溫,保證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行。為全力保障一線職工身體健康,高溫到來之前,濟南公交就提前進行了周密部署,要求所屬各單位合理安排駕駛員班次計劃、作業時間,安排好高溫天氣下的營運生產,合理調整班制,減少職工高溫天氣下連續作業時間。
同時做好保潔、維修、加油(氣、電)人員等職工的防暑降溫及安全生產保障工作,發放防暑降溫物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后勤保障,提前為各站房配備好空調、冰箱,并針對高溫季節公交駕駛員體力消耗大、身心疲勞等情況,提前在站房內準備了山楂水、綠豆湯、茶水等飲品,備齊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為職工準備冰鎮西瓜、雪糕等降溫食物,將清涼送到駕駛員身邊。
高溫時段,濟南公交領導班子成員攜帶防暑降溫物品,分頭前往基層車隊(車間),深入公交服務乘客第一線,督查基層單位防暑降溫舉措落實情況,并向駕駛員、調度員、保修人員等一線職工送去清涼飲品等。
濟南公交各級管理人員也在高溫天氣上站上線,開展為駕駛員送清涼活動,在中午氣溫最高的時間段到各大站點為駕駛員送去清涼飲品,送上安全叮囑和親切問候,同時了解客流情況,維持乘車秩序,為市民出行提供優質服務。
鏖戰高溫,只為市民便捷出行。濟南公交廣大職工將始終堅持“市民有需求 公交有響應”的服務原則,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繼續發揚拼搏奉獻精神,戰高溫、保運營,在炎炎夏日全力為泉城市民提供舒適、便捷的出行服務。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