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十六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暨首屆詹天佑科學技術論壇在京召開。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玉卓,國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芳及國家獎勵辦、國家鐵路局、鐵路行業相關企業、院校及科研院所主要負責人和獲獎人出席本次會議。
本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最高獎3名、成就獎33名、青年獎60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鐵建首席專家、鐵四院總工程師肖明清榮獲最高獎,這也是鐵四院首次獲得詹天佑最高獎。
據悉,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最高獎旨在獎勵取得開創性理論突破和科技成果,解決核心科學技術問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以及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裝備研制和運輸組織重大技術攻關項目中功勛卓著,為推動我國交通領域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肖明清1992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專業,30年來,一直奮斗在隧道設計與研究第一線,是國內水下隧道設計的領軍人物。他主持設計了武漢長江隧道、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等50多座極具影響力的水下隧道,發展了隧道結構設計理論,創新了水下隧道設計方法、結構體系與防水技術、盾構隧道修建模式與方法,強力推動我國從“隧道大國”向“隧道強國”邁進。他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出版專著6部,參編國家/行業標準5部,發表論文70余篇,獲發明專利授權70余項,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央企楷模、湖北省特級專家等榮譽稱號。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