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推動國企改革的重要力量。
記者6日從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獲悉,近年來,該公司完善科技研究開發(fā)計劃管理辦法,明確重點科研項目管控責任體系,規(guī)范管理模式,編制科技創(chuàng)新獎勵管理辦法,極大激發(fā)了全體人員科技創(chuàng)新活力。形成了公司總工程師牽頭的專家組、項目部總工程師帶頭的攻關小組,覆蓋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管理、成本管控等不同部門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先后立項科研課題63項,平均每年研發(fā)投入達11809萬元。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工程有限公司是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城軌建設版塊的主力軍,也是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重要力量。
在產學研協(xié)同合作方面,該公司介紹稱,與北京工業(yè)大學有關專家成立聯(lián)合攻關小組,研制出了適合軌道交通建設需求的水泥基復合材料(簡稱“ PVA-ECC材料”),實現了水泥基復合材料的自愈合功能,有效解決地鐵工程中出現開裂、滲水等常見問題,該成果順利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組織的成果驗收。緊密結合城市地鐵實際工程,該公司完善了PVA-ECC材料的制備工法,并在北京地鐵昌平線南延項目建設中進行應用,為PVA-ECC材料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在地鐵行業(yè)前沿技術方面,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稱,該公司總結形成了復雜條件下城市地鐵盾構側向始發(fā)與風險控制關鍵技術、復雜工況下城市地鐵雙護盾TBM施工技術等,技術小組還積極推動隧道襯砌臺車快速定位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技術,創(chuàng)新推進“卵漂石富水地層城市地鐵暗挖隧道下穿南水北調管廊施工綜合技術研究”、全斷面觸變可液化砂層盾構施工及凍結法施工綜合技術研究等系列核心技術,創(chuàng)造諸多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
在智慧工地建設方面,該公司介紹稱,他們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的“智管云”APP軟件,實現了“互聯(lián)網+安全質量隱患管理”智能一體化服務,投入運用到該公司北京地鐵17號線等多個項目,有效提升了安全、質量隱患問題排查和整改的工作效率。
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該公司稱,創(chuàng)新并投入使用“BIM技術在地鐵昌平線南延工程施工與古建筑保護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不僅確保了項目盾構在特殊條件下施工始發(fā)安全,也為古跡保護工作提供了新方案,有效降低了地下施工各環(huán)節(jié)對古跡遺址的影響,實現了以趨于零的沉降順利完成元大都遺的地下穿越施工,先后獲得中國圖學學會第九屆“龍圖杯”全國BIM大賽一等獎、中國技術創(chuàng)新協(xié)會第二屆智能建造技術創(chuàng)新大賽三等獎。
目前該公司市場覆蓋到國內11個省份13座城市,承攬了34項地鐵和軌道工程。(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fā)。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