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獲悉,中吉烏鐵路項目談判已經進入談判的最后階段。中國鐵路公司已確認將在中吉烏鐵路項目中擔任總承包商。此項目將以公私合作(PPP)的形式實施。據悉,該項目的資金來源具有顯著的多邊特征,注冊資本由三國共同提供,但其中大部分資金將來自中方的支持。中國鐵路作為總承包商,將負責從設計、采購到施工等項目各環節,充分發揮其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技術和管理優勢,確保項目高質量、高效率推進。
9月28日,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出席中吉烏鐵路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儀式。中吉烏鐵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高峰,注冊資本2億元,將負責中吉烏鐵路吉國境內的融資、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10月30日,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赴中吉烏鐵路有限公司考察調研。中吉烏鐵路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鑫、吉方副總經理烏蘭、烏(茲別克斯坦)方副總經理阿卜杜薩洛姆陪同。杜大使指出,中吉烏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標志性工程,在三國元首親自關心推動下,項目持續取得新進展。中吉烏鐵路公司肩負著建設、運營鐵路的歷史使命,希中吉烏三方齊心協力,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努力為地區互聯互通開辟新通途,為沿線國家加強合作、推動地區發展繁榮作貢獻。
1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上海會見來華出席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烏茲別克斯坦總理阿里波夫。雙方要進一步對接發展戰略,推動經貿合作擴面提質,加強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將中吉烏鐵路打造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挖掘新能源、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跨境電商、5G、綠色礦產等新興產業合作潛力,更好促進雙方共同發展。中方愿同烏方加強文化、教育、旅游、減貧等領域合作,進一步便利兩國人員往來,持續提升民眾獲得感。雙方要繼續加強在聯合國、上合組織、中國-中亞機制等多邊機制內的協調配合,維護好兩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