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細心的市民發現,鹽城市區BRT線路公交車輛有了新變化,車輛配套了無障礙踏板,車廂內設置了輪椅停放區域……小小的人性化無障礙改造,讓依靠輪椅出行的殘疾人出行“有愛無礙”。
為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地服務群眾出行,提升公交服務質量和城市形象,助推鹽城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今年以來,鹽城公交推出了一系列提升適老化無障礙出行的服務措施,升級改造公交車無障礙硬件設施,對公交站臺進行無障礙坡道、盲道改造,持續推廣“準點公交”和公交智能化設施,一件件民生暖心事,托起乘客公交出行大幸福。
據介紹,公交無障礙改造項目主要是對公交車和站臺進行改造,內容包括公交車增配輪椅過渡踏板,增設輪椅停放專區,配套輪椅固定卡扣,方便輪椅乘客順暢快速進出車廂;對公交站臺進行盲道和進出口斜坡改造,降低斜坡坡度與道路地面平齊,方便盲人乘客、輪椅乘客等特殊人群輕松進出站臺。
今年5月啟動無障礙改造工作以來,鹽城公交已完成60輛公交車和124座站臺的無障礙改造工作。先期進行無障礙改造的公交車均是市區客流量較大的BRT線路車輛,每條線路4到6輛不等,改造的公交站臺覆蓋市區18條主次干道共124座站臺。
“真是既快捷方便,又安全。”B支2線司機李濤介紹,如果遇到坐輪椅的乘客,他們只需要把踏板架在公交車地板和BRT站臺地面之間,乘客就能自己推著輪椅進出車廂。“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輪椅乘客上下車全靠抬。”
公交車無障礙改造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以前我推著坐輪椅的父親乘公交車出門,每次上車的時候,都要把人先扶上車,然后再把輪椅搬上去,特別麻煩。”家住光明花苑小區的蔡女士說,公交車加裝了無障礙踏板后,她自己推著輪椅,別人再稍微搭把勁,就能連人帶輪椅推上車。“車廂內的輪椅專區還配套了固定卡扣和安全帶,不用擔心車輛急停急起時輪椅滑溜問題。”
無障礙改造是鹽城公交踐行以人為本思想的又一具體實踐。當前,老年人群體在公交客流結構中的占比越來越大,對公交適老化改造的需求越來越突出,打造“適老化公交”、推動無障礙出行環境建設成為公交行業普遍關注的焦點話題。
“我們一直關心老年人群體出行,為此推出了‘準點公交’,并在常規公交站臺新建了一批智能電子站牌,讓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也能知道公交車還有多久到。”市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實時公交”上線后,給極大多數乘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但對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群體來說,乘公交還是靠“盲等”。“準點公交”和智能電子站牌的推廣應用打造了可視化出行信息服務系統,讓他們也能樂享“地鐵般”的準點出行服務。
當前是鹽城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的重要時期,鹽城公交將搶抓創建機遇,積極推進公交適老化無障礙更新改造,將民生實事辦實辦細、辦到群眾心坎,努力以小改造贏得大滿意,以微實事撬動大民生,讓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公交出行順暢無憂。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