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對加強汛期旅游客運安全管理,強化暑期旅游客運服務供給,做好惡劣天氣防范應對等工作進行部署。
通知強調,近期南方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汛期,加之暑期臨近,旅游出行明顯增多,旅客客運安全風險和服務保障壓力加大。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做好旅游包車客運安全和服務保障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緊盯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關鍵環節,細化完善安全監管和事故防范措施,完善旅游包車客運服務供給,確保壓力傳導到位、措施部署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采取針對性措施,切實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一是加強駕駛員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崗前教育、繼續教育和實操演練,通過信息化手段做好安全提醒提示,關心關愛駕駛員身心健康,不斷提升駕駛員安全素質、駕駛能力和突發情況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加強旅游包車技術管理,針對夏季運輸特點,做好車輛油路、電路、輪胎、制動等關鍵設施設備檢查,做好車輛維護保養,規范客車停放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嚴防車況失管失控。
三是加強旅游包車客運備案管理,嚴控長距離、長周期、途經地與目的地走向不一致的省際包車牌核發。嚴格落實安全告知、禁限運物品查控等要求,加強車輛和駕駛員動態監控,加大旅游集散中心、景區景點等重點區域執法檢查力度,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四是優化旅游客運服務供給,結合旅游資源分布和節假日客流特點,豐富高品質個性化旅游客運服務供給,多渠道滿足旅行社用車和游客出行需求。引導游客選用合規優質的服務供應方,促進形成“正規車、正規社、正規導”的市場格局。
五是做好惡劣天氣防范應對,加強與氣象、公安、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信息共享,建立惡劣天氣預警預報協同聯動機制。督促旅游包車客運企業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完善極端天氣下的停運機制,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的要及時停運,杜絕冒險運輸、涉險運營。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