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城市交通體系中,公共交通作為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其服務質量與運營效率直接影響著城市的運行和市民的日常生活。走在鶴壁的大街小巷,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站臺上,不少等車的市民會一邊看“鶴壁行”App里的公交實時信息,一邊張望來車的方向。就在等車市民越來越多的時候,會連續駛進站臺幾輛公交車,瞬間“清空”公交站臺。乘客能及時坐上公交并不是運氣好,而是得益于市國控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鶴壁公交”)用數字化手段賦能公交行業,讓公交“智慧”上路。
硬件提升 讓乘車體驗更好
近年來,鶴壁公交不斷探索和實踐公交服務的精細化管理,力求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智能調度系統的引入正是鶴壁公交精細化管理的一次實踐。智能調度系統通過實時監控車輛位置和運行狀態,實現了對公交的智能調配,有效緩解了高峰期的擁堵現象。“我父母在山城區,我們一家在淇濱區,每年都要回父母家過年。”10月15日,市民李雪偉在接受采訪時說,“前些年我印象特別深,大年初一初二,路邊的公交站都是等車的市民,好不容易等來一輛車,車上滿滿當當的,都擠不上去,經常一等就是兩三個小時才能坐上車。現在方便多了,大年初一初二,三四分鐘一輛車,不用等也沒有那么多人擠。”得益于智能調度系統的精準調配,鶴壁公交對車輛精準、靈活調度,乘客等待時間大幅縮短,乘客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除了智能調度系統,IC卡系統的升級改造也是鶴壁公交在技術革新和服務優化上的探索實踐。108路是鶴壁公交旗下路程較長的一條公交線路,在引入電子分段計費系統之前,傳統刷卡機為一票制,無法根據乘車距離收費,相對而言限制了乘客的選擇。新的分段計費系統,通過上下刷卡機定位,乘客在不同站點上下車收取相應的乘車費用,實現了IC卡和“鶴壁行”二維碼分段計費,不僅提高了線路的上座率,也提升了乘客的乘坐體驗,受到了乘客的一致好評。
軟件提升 讓服務更智能
除了硬件設施的更新,鶴壁公交在軟件服務上也下足了功夫。鶴壁公交全面拓展客服渠道,由原來的客服熱線電話拓展到了微信公眾號、“鶴壁行”App后臺客服等全天候服務體系,可為乘客提供遺失物品登記、投訴與建議、包車等服務。所有客服人員均經過智能調度中心和IC卡服務中心培訓,能夠迅速響應并解決乘客的問題。
2023年8月9日晚7時許,市民秦先生乘坐106路公交時不慎將隨身攜帶的4件金飾遺忘到車上。4個金飾價值4000多元,發現遺失后秦先生非常著急,撥打了客服電話求助鶴壁公交。客服人員接到反饋后馬上核實了相關情況,并立即與智能調度中心協調,當天晚上就找到了遺失的金飾并歸還給秦先生。
“鶴壁公交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的努力不僅提升了自身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也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鶴壁公交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未來,鶴壁公交將繼續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大技術投入和創新力度,不斷優化和完善公交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