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早8時,剛開學的小學生和家長乘坐新調整的公交線路通學服務車抵達天通苑學校。(記者 鄧偉攝)
9月2日是開學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早上7時45分,昌平區回南家園公交站上,背著書包的小學生們在家長帶領下,陸續走上一輛464路區間車。這趟開啟“通學模式”的公交可將孩子們快速送至天通苑學校門口。當日,回天地區7所中小學全部迎來這樣的公交通學服務,這也是本市利用常規公交線路開展通學服務的創新嘗試。
區間車將孩子送到校門口
“這趟車太好了!站點就在校門口。”開學第一天,回南家園居民曹阿姨送小學二年級的孫子上學。過去乘坐普通公交線路送學,她只能在天通西苑三區北門下車,再拉著孩子步行七八百米路,如今這趟464路區間車開通了,下車就是學校門口。
這趟464路區間車從回南家園發車,途經九臺莊園、九臺莊園東站、都市芳園、半截塔村,最終到達天通苑學校。記者跟車時注意到,中途站也有同所學校小學生上車。發車15分鐘后,車輛抵達天通苑學校。在設有專屬“通學車位”標志牌的站臺上,等候在此的老師將孩子們護送至校園內。“送完孩子的家長們,有沒有跟車返回的?”車輛返程前,公交職工不忘提醒家長。
“原來這所學校門前道路沒徹底開通,家長接送學存在一定困難。”昌平區教委副主任劉佳介紹,開學前有關部門不僅將道路打通,還引入了提供通學服務的464路,解決家長接送學難題。
拓展“通學模式”服務方式
當日,回天地區中小學全部迎來這樣的公交通學服務。除了464路,專52路也開設了前往霍營中心小學的區間車,沿途覆蓋多個居民聚集區。
“新學期開學,全市新增40條通學公交線路,目前共有272條通學線路服務108所學校、1.5萬名學生。”北京公交集團線網中心業務管理梁亮介紹,新開的40條線路覆蓋朝陽、海淀、通州等城區,服務小乘客1300余人,其中既有擴大通學線路規模的學校,比如北京中學東澤校區;也有學校首次迎來通學公交,比如史家小學通州分校大杜社校區。
為確保秋季開學通學公交平穩運行,開學前,公交集團再次對既有線路的通行情況進行復勘復驗。在人員選派上,繼續優中選優,通過面試、職業健康檢查、專業培訓等環節,本學期新增173名服務通學公交的駕駛員及乘務員。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