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過,在很多上班族心中,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已然劃上了句號。然而,在安徽省太湖縣不少農村地區,濃濃的年味依然揮之不去,走親訪友活動一直會持續到元宵節前后。在此期間,一輛輛城鄉公交車緩緩駛過,穿過鄉間小路,揚起一縷微塵,載著滿滿的新春歡笑,串聯起鄉村與城市,感受新的一年城鄉交通的變遷與希望。
太湖老城汽車站和老城社會客運站是太湖城鄉公交的兩個始發站點,也是發往太百線、赤百線以及太湖部分畈區鄉鎮的車輛的必經之地。春節期間,跟其他站點相比,在這里候車乘車,更容易選到一個心儀的車次與座位,為此,附近十里八鄉的乘客都會聚集在此。男女老少當中,不少人都見證了太湖城鄉交通從“出行難”到“村村通”的巨變。過去由于交通不便,普通人的生活就被局限在狹小的范圍內。往來一趟縣城,不僅要花費大半天時間,還得忍受顛簸和擁擠。如今,城鄉公交車的開通,徹底改變了這一切。過年這幾天,公交車清晨準時從村口出發,載著村民們進城購物、探親;傍晚,又載著他們滿載而歸。車輪滾滾,不僅帶來了便利,更帶來了親情與溫暖。
“我是徐橋桃鋪的人,我現在在太湖這邊上學,現在的公交車比之前的公交車好看多了,以前比較舊,現在比較新,坐著也很舒服。現在的價格也比以前實惠,以前需要六元,現在只需要五元,對我們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乘客韋鑫玲說。
負責江塘至徐橋班線的葉正德,是一位擁有30多年駕齡的“老司機”。手握方向盤的一萬多個日夜,他駛遍了太湖城鄉的山山水水,也見證了乘客們的喜怒哀樂。每天早上六點二十發車,晚上五點半收班,時值新春佳節,但依然風雨無阻。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他從未想過放棄。因為他知道,這輛車承載著太多人的期盼與祝福。
“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另外有一些老人家腿腳不方便,上車幫他們系安全帶,保障安全到家。”葉正德笑著說。
這些在常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在乘客們眼中,卻讓他們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車廂雖小,卻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空間。在這里,陌生人之間互相幫助,司機與乘客之間彼此信任,共同編織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城鄉公交車的開通,不僅改變了村民的出行方式,也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許多城里人趁著春節假期,乘坐公交車到鄉村游玩,體驗農家生活,購買土特產。鄉村的旅游業也因此蓬勃發展,村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城鄉公交車就像一座橋梁,串聯起城市與鄉村,溝通起過去與未來。太湖縣運管中心業務負責人表示,從2025年1月1日開始,太湖城鄉公交一體化正式運營,目前,太湖龍山公司開通城鄉主線運營線路21條,主線共投入車輛68臺,日發班241班次,在各鄉鎮內投放了32臺微循環車輛,實現了全縣15個鄉鎮、170多個建制村客運全覆蓋。未來,該公司將繼續優化公交線路,提升服務質量,讓更多的太湖市民享受到城鄉融合帶來的紅利。
在巳巳如意的年味之中,城鄉公交車不僅是一部交通工具,更是一輛駛向幸福生活的快車。它承載著村民們的希望與夢想,也見證著新時代下城鄉融合的美好畫卷。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