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于近期推出了名為“塔魯克”(Taruk)的電動巴士,這是墨西哥首款國產電動汽車(EV),“塔魯克”(Taruk)在土著雅基語(Yaqui)中意為“走鵑”。
這款電動巴士由墨西哥汽車制造商迪納(Dina)和電動汽車改裝公司Megaflux聯合開發,并得到了墨西哥國家人文、科學與技術委員會(Conacyt)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工程學院的支持。
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Marcelo Ebrard)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塔魯克”(Taruk),并宣布首批車輛將在下加利福尼亞州的港口城市恩塞納達(Ensenada)投入運營。
埃布拉德表示,這款電動巴士可容納60名乘客,其中一半為座位,另一半為站立空間。
墨西哥每年向美國出口超過100萬輛汽車,是全球第六大汽車出口國,但其汽車品牌在國際上并不知名。埃布拉德向“塔魯克”(Taruk)頒發了“墨西哥制造”(Made in Mexico)認證,這是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墨西哥計劃”(Plan México)國家投資倡議的一部分,該倡議旨在提高墨西哥的GDP、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例如,墨西哥航天局作為美國宇航局(NASA)《阿爾忒彌斯協議》的簽署方,正與NASA合作開發納米衛星技術演示器,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做出貢獻。
墨西哥還在疫苗、半導體和基于信使RNA的療法生產方面取得進展。“我們能做到任何我們決心要做的事情,”埃布拉德在活動中表示。
埃布拉德在活動中宣布,他計劃前往華盛頓,繼續與美國進行經濟和貿易談判。他強調:“我們正面臨一個復雜的問題,即與美國關系的未來將如何發展,不是政治上的,而是經濟上的。墨西哥每年向美國出口超過100萬輛汽車,而今天的討論是關于這一模式的未來。”
埃布拉德強調,在美國不斷增加貿易壓力的背景下,“塔魯克”(Taruk)的推出尤為重要。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