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進程中,伊吾縣通過科技創新開辟綠色發展新路徑。2024年7月,全疆首條氫能公交車示范線路在伊吾正式開通運營,7輛搭載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新能源公交車穿梭于大街小巷。截至目前,該線總行駛里程已超20萬公里,為氫能交通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實踐樣本。
伊吾縣淖毛湖鎮客運站首班氫能公交車平穩運行。伊吾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高志華攝
4月1日,伊吾縣淖毛湖鎮客運站首班氫能公交車準時發車,伊吾縣伊順公交公司車隊隊長卞繼強手握方向盤平穩駛出站臺,開啟了綠色交通的一天運營。
卞繼強作為一位擁有15年駕齡的“老”司機,是城市交通變遷的見證者與親歷者,從昔日柴油發動機的轟鳴時代,到鋰電池公交車的靜音環保革命,再到氫能公交車的嶄新亮相,每一次轉變都映射出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的堅實步伐。
卞繼強說:“現在的公交都比較環保、節能,因為以前車座椅都是鋼板的,而現在是氣囊的,所以說它的舒適性跟駕駛的體驗感各個方面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氫能公交車的落地應用,不僅為駕駛員營造了更加舒適、綠色的駕駛環境,更以實實在在的出行便利惠及廣大居民群眾。當前,伊吾縣氫能公交線路已推出系列惠民票價政策與便民舉措:跨鄉鎮線路票價統一為2元,城區及鄉鎮內線路僅需1元;60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身高1.2米以下兒童及在校學生等均可免費乘車。
乘客乘坐氫能公交車。伊吾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高志華攝
伊吾縣淖毛湖鎮居民依得里斯·牙牙說:“現在出行非常方便,公交車內也噪音不大,而且干凈舒適,幸福感顯著提升。”
未來,伊吾縣將繼續深化氫能技術應用,擴大氫能公交運營規模,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為全國氫能交通產業化發展貢獻更多“伊吾智慧”與“伊吾力量”。伊吾縣伊順公交公司法人王鵬說:“我們的氫能公交車每天累計運行13個小時,往返于前山鄉、淖毛湖鎮等地,日運行里程將近1000公里,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