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6時許,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黃集村,50多歲的村民趙翔早早起床,給菜園澆水后,趕到村口等候新開通的公交車。
在市區打工的他很高興:“村里通了公交,每天下班都可以回家喝熱湯,農村人也過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趙翔所在的黃集鎮,是與河南省鄧州市、新野縣相鄰的重要邊貿口子鎮,也是糧食生產大鎮,有溫崗黃酒、芝麻葉、紅薯干、紅薯粉條等特色農產品。長期以來,鎮里到市區不通公交一直困擾著村民?!耙郧叭ナ袇^只能坐中巴車,發車時間不固定,冬天下雪凍得手和臉都疼,票價還有點貴。”說起曾經的出門難,趙翔直搖頭。
5月底,收集到黃集鎮村民反映的意見后,襄陽市將黃集鎮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列為“民生實事”重要內容之一,襄州區成立交通、財政等10多個部門參與的工作專班,著手開通通往黃集村的公交。
站點設置是主要難題。沿線公交站點設置涉及公路部門產權及當地部分村民、農產品經營戶生產生活。襄陽市交通運輸局干部沿著線路開展調查,與經營戶細致溝通,同時簡化程序,快速、順利推進沿途站點的設置及建設。
6月23日,黃集公交專線開通,嶄新的30輛純電動公交車上路運行。從黃集鎮至襄陽火車站共34公里,沿線共設32個站點,票價每人3元,讓沿線12萬村民搭上了公交。當天,黃集鎮像趕集一樣熱鬧,村民搭臺唱戲,載歌載舞?!包S集公交不一般,美觀大方很養眼,不信您來坐坐看,真舒坦……”當地干部宋鵬飛還創作《黃集通公交》的三句半。
70歲的黃集鎮村民李富全免費乘車體驗。該線路對65歲以上老人免費,襄陽市公交集團還在黃集鎮專設公交IC卡辦理點,讓村民在家門口充值、辦理老年卡年審。
“開通公交后,每天來我果園采摘黃桃的市區游客達幾十人,每天銷售一二千元?!鄙徎ㄋ麓宓牧止N植大戶劉有平樂得合不攏嘴。襄陽市農首精制粉條廠負責人高志文計劃以公交專線開通為契機,做大紅薯粉條產業。
襄陽市交通運輸局統計,黃集公交專線開通5天來,客流已超過1.7萬人次,村民單次出行成本由7元下降至3元,預計每年可為周邊村民降低出行費用600余萬元。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