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全市180個“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建設項目,從五大方面對亞運場館周邊進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建設項目均已完成。什么是“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具體情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最后一公里”體驗區?
“最后一公里”體驗區是杭州在全國范圍內首創的賽會概念,指亞運場館臨近的公共交通站點、公共停車場等至亞運場館入口的區域。
由杭州市城管局牽頭各部門和12個區縣推進的全市180個“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建設項目,從基礎設施、慢行交通網絡、人居環境品質、良好文化氛圍、城市國際化標識系統等五大方面,對亞運場館周邊進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建設項目均已完成。
“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如何建設?
為保障城市基礎設施正常運行,今年以來,各區縣高質量推進各項基礎設施項目落地落實。特別是道路整治和建設項目上,考慮以臨時性設施與永久設施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手段,將屬地文化特色、風土人情,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成果運用其中,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各區縣還積極構建“人性化”的亞運場館“最后一公里”慢行交通網絡。
在推進“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建設過程中,各區縣持續改善區域內的環境品質,大力推進城市國際化標識系統建設,亞運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接下來,城管部門將集中精力開展亞(殘)運會場館(村)“最后一公里”體驗區“扮靚家園”工作,圍繞“補短板、添亮點、樹品牌”,完成“最后一公里”體驗區臨時氛圍布展、環境小品布置、文化氛圍營造等保障工作并確保安全運行,呈現“中國特色、浙江風采、杭州韻味”。
一起打卡部分“最后一公里”體驗區
濱江區
濱江區在推進“最后一公里”基礎設施建設中,為亞運主場館奧體中心周邊主要道路鋪設面層瀝青,修復雨水管、污水管,提升井蓋,改造無障礙設施,大大優化提升城市道路品質。
蕭山區
經過改造,作為亞運場館之一的蕭山區體育中心,周邊大變樣了。其“最后一公里”體驗區范圍內,房屋外立面煥然一新,周邊的道路也更加干凈整潔,西河公園的綠植花壇和整體面貌更美了,人民路地鐵口的停車場也比原先能夠容納更多的非機動車停放。
臨平區
臨平區優化交通組織布置,通過優化道路斷面,建設跨街天街、過街地道,通過共享單車、小紅車串聯各個站點到達體育場館,優化慢行交通網絡,連接慢行綠道,打造“慢行優先、活力宜居”的生活型街區。
富陽區
富陽區重點結合富春山水及富陽文化,在“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建設中,構建濱水田園風光的休閑場地,打造東洲畫卷樣板工程,打造美麗鄉野景觀。
淳安縣
淳安縣亞運場館和亞運分村“最后一公里”體驗區建設充分展現綠水青山建設成效。提升觀眾通道路段沿線田園風光,通過“第五立面”整治,提升改善沿線村莊風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