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隨著又一批嶄新的通村公交緩緩駛出亨運集團竹山城市公交公司,標志著湖北省竹山縣17個鄉鎮實現公交全覆蓋,82%的建制村(含社區)實現村村通公交。
多年來,秦巴山區的竹山縣委、縣政府把加快推進交通基礎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實事來抓,先后獲得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榮譽。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城鄉公交一體化線路的延伸覆蓋,給城鄉百姓帶來了巨大實惠。
現在,竹山城鄉百姓出行單次平均成本從20元降至3元,低廉的公交票價,提高了農村百姓的出行頻率,每年為城鄉百姓節約出行成本2億元。同時,竹山公交還不斷推出惠民新舉措,對65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辦理“壽星卡”和“愛心卡”,對現役軍人、傷殘軍警、軍烈屬等7類群體實行免費乘坐公交車。開通公交一卡通支付寶、微信掃碼等乘車業務,實現327個城市互聯互通,百姓出行更便捷。
2021年下半年以來,在竹山縣委政府的主導和竹山縣交通運輸局的支持下,亨運集團竹山城市公交公司積極主動作為,參與湖北省全域公交縣創建,先后投入6000萬元對溢水、官渡、上庸、擂鼓等公交換乘中心和17個鄉鎮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站進行升級改造;新建4個公交充電站及配套設施;新建和改造升級276個候車亭、355個簡易站牌(招呼站);購置了50臺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投放到新開通的鄉鎮和建制村。截止目前,竹山縣開通的城市公交線路已達到40條,綠色環保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占比達100%,實現了17個鄉鎮公交全覆蓋、82%的建制村(含社區)通公交。全域公交在縣城和鎮村之間構建了一條“人流、物流、商流”的循環通道,讓“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公交客運實現“出門有路、上路有車、停車有站”,大山里村民自己種植的農副產品等可搭乘公交進城變現,有力地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城市公交、鎮村公交、定制公交、出租車、長途客運實現無縫銜接,更加便民利民,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進入新時代,湖北竹山將持續提升公交服務效能,不斷探索公交發展新模式,奮力跑好公交“最后一公里”;聚焦綠色低碳發展,讓村民更多地共享交通發展紅利,助推鄉村振興。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