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北京將優化調整65條公交線路。在公交線網調整基礎上,公交將推進和地鐵的“兩網融合”建設。1月1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公交集團董事長王春杰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北京公交今年的重點工作。他建議北京市設置高峰期公交地鐵聯乘優惠,從而提升市民綠色出行意愿。此外,今年北京公交將繼續探索科技公交、智能公交,開展公交自動駕駛路測。
建議設置高峰期公交地鐵聯乘優惠
王春杰介紹,今年北京公交集團將結合新建道路、新建小區建設以及大數據分析情況,對公交線路進行動態調整。公交集團將充分利用智能調度系統,精細化運營調度安排,確保運營準點、間隔均勻,市民出行體驗更好。“我們將繼續強化大客流線路培育,加強客流分析,加大重點線路和高峰時段運力投入,采取大站快車、區間車等措施,力爭打造130條日均10000人次以上的大客流線路。”王春杰說。
在公交線網和既有線路運營優化基礎上,今年北京公交將重點推進與地鐵的“兩網融合”工作,尤其是補充軌道服務空白區域公交線路,加密軌道線網密度不足區域公交線網,并著重加強地鐵公交夜間接駁,滿足市民夜間乘車需求。
王春杰提到,他今年的一項建議與地鐵公交聯乘優惠相關。“近些年,公交線網調整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接駁地鐵,越來越多的市民會選擇公交地鐵聯乘。我建議北京設置公交地鐵聯乘優惠政策,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設置聯乘優惠政策,進一步提升綠色出行比例。”
大力發展定制公交 深挖通勤通學專線
近年來,針對市民出行需求打造的定制公交越來越被市民熟悉。此前,北京公交集團響應式公交在望京、麗澤等商區運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北京公交集團將深度打磨通學、通勤、巡游業務運營組織模式,持續增加巡游覆蓋,開發拓展景區巡游、商圈巡游場景,推行動態巡游公交模式,增加“預約+實時動態”巡游公交模式服務覆蓋,打造“定制班線+需求響應”業務串聯模式。
王春杰提到,目前公交集團已經和多所中小學進行對接,嘗試推出針對中小學生的定制公交專線。“一些學校的家長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精準提出了線路需求,但受道路資源、停車場地等方面限制,這些需求正在對接。待線路成熟后,將適時推出。”王春杰說。
進一步為北三縣居民跨省通勤提速
助力城市副中心和北三縣發展,一直是近年來北京公交集團的一項重點工作。王春杰介紹,今年,公交集團要圍繞“進城要暢”構建從副中心到城市核心城區國貿的快速大通道。以京通快速路和廣渠路的主路、輔路為依托,綜合入駐國貿地區線路布設,以804路、806路、807路等多條“京通快速路”重合線路為基礎,完成域內整合、縮減重合線路,提高線路運送速度。
同時,將充分發揮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京津冀協調發展橋頭堡的功能,為北三縣居民跨省通勤提速。“我們將采取提高運力投入、加快車輛周轉、縮短發車間隔的方式優先將816路調整至地鐵潞城站;綜合現階段外埠線路在G102及通燕‘多重復’的情況予以進一步優化及分流。同時,進一步提高外埠線路區間快車的投入,縮短乘客通勤時間。同時,延長外埠線路的營業時間,以此提升北三縣的時空覆蓋。”王春杰說。
在亦莊開展自動駕駛路測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此前北京公交集團升級了全部車載和場站數字化終端,搭建了北京公交“數字化云平臺”和“數據中臺(數據湖)”。今年,公交集團主動與市交通委、市交管局、市經信局、市科委、市自駕辦、經開區管委會等部門溝通公交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道路測試、車輛保險、人員資質、專項補貼等支持事項。同時,加快與北汽福田歐輝客車、輕舟智航公司、百度公司、智行者公司、Mobileye公司等潛在合作方對接公交自動駕駛研發、生產、測試、應用等相關工作。
經過研究論證,公交集團選定了8米純電動公交車作為公交自動駕駛車輛,同時部署車路協同和單車智能兩條技術路線,研究制定了北京公交自動駕駛車輛技術方案。按照外部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北京公交集團修改完善車輛技術方案,開始生產制造公交自動駕駛車輛。同時,與測試場進行對接,開展線路設計、選定和踏勘工作,擬定運營時間、停靠站點,采集道路測試運行地圖。目前北京公交自動駕駛車輛已經下線,正在進行調試標定工作。
“今年,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北京公交自動駕駛的測試運行工作,開展如下幾項工作:首先,進行封閉測試取得公開道路測試牌照;其次,匹配亦莊地區的路測設備在擬定線路上進行公開道路測試;然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開展載客測試運行,在此基礎上,將作為常規線路開展正式載客運營,著力打造科技品牌線路。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