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市縱向干線公交線路,哈爾濱交通集團公交公司所屬2路車隊線路途經道里商圈、南崗商圈以及哈站,目前日乘客數量在春節到來前翻番。為了給乘客提供順暢出行條件,線路加密發車,同時監控運營情況,根據早晚乘客主要出行方向不同的特點,采取“潮汐式”發車方式,疏解客流。
“要去中央大街附近轉轉,過年了準備買點東西。”18日在2路公交車上,王大娘和老伴就準備去購置年貨,“孩子在外地,幾年沒回來了。特別是小孫子,去商店逛逛給孩子買點新年禮物。”
春節將近,前往商圈的市民增多。公交2路兩端終點站為通江濕地公交樞紐站和果園小區,線路途經中央大街、建筑藝術廣場、博物館、中山路、省政府、省醫院、橫道街等客流密集區域及城市主干道,串聯道里區、南崗區、香坊區,特別是途經道里商圈、南崗商圈以及哈站,春節前客流量迎來激增。
2路隊長劉銳告訴記者,去年12月末及今年1月初時,線路日客流量在1000多人次。目前,客流量增加至3000至4000人次,是此前2倍多。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可以發現,道里十二道街、建筑藝術廣場、博物館、哈站4個站點上下客流量明顯增加。“最近運營中也發現商圈附近車多了,運營速度也有所下降。”劉隊長說。
更多的客流,需要有更便捷的公交服務進行保障。目前,2路車隊發車間隔從年初的約30分鐘,提高到高峰時段10分鐘一班車,平峰時段15分鐘一班車。同時,車隊利用智能調度系統分析客流,發現下午開始前往道里方向的乘客增多;晚飯后至21時,從道里往其他方向客流較為密集。周末,10時開始途經商圈客流量較為集中。針對不同時段客流出行特點,2路車隊靈活調度采取“潮汐式”方式發車,即白天根據客流出行特點,在果園小區增加車輛,提高香坊往道里發車頻次。從15時過后則相反,在通江濕地公交樞紐站多派駐車輛,增加道里往其他區域發車頻次。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