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成都按鈴下車首批次“響應停靠公交”正式上線,涉及多條線路。在這些線路,公交車不再逢站必停,乘客按鈴下車。新措施實施次日,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站臺和車內均有相關提示,車內語音播報也不時進行介紹,多名乘客表示,此舉提供了便利。
所謂“響應停靠公交”,是指公交車進站時,如果車內無乘客按鈴、站點無乘客等候、站點無其他公交車停站,車輛將減速越站通過,以減少途中不必要的耗時,提升公交運營效率,讓市民出行更加快捷。首批次線路包括122路、316路、410路等多條線路。
“響應停靠公交”一般會在什么線路上實行?成都公交集團官方微信相關文章介紹,選擇響應式停靠線路的原則是,線路客流出行規律需要具備明顯不均衡性、站點多或是站距短的特點。其次,選定的線路各站點間客流差異還應較大。此外,站點不同時段間客流差異也要較大。
2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并乘坐了多趟“響應停靠公交”。在九里坡公交站等多個公交站臺,站牌上均提示,相關線路公交為響應停靠公交,如需下車請按鈴提示。部分站點還有海報,介紹首批次正式開行的“響應停靠公交”線路,告知乘客乘車注意事項,不時有市民走近查看。
公交站站牌提示
公交站海報提示
公交站站牌提示
記者乘坐410路和316路“響應停靠公交”時發現,車身及車內也都貼有相關提示語。車內語音播報也進行了相關說明。在車門附近、部分座椅旁,也安裝了多個按鈕,按鈕附近貼有“下車請按鈴”標識。當按下按鈕后,車內后視鏡上方的綠燈就會亮起,提示司機下一站有乘客下車。
車內裝有多個按鈕
車門貼有提示
車內按鈕
記者注意到,有奶奶帶著孫子乘車時,孩子想隨手按下車按鈕被老人阻止,并告知這個按鈕不能隨便按,只有下車時才能按。還有不熟悉“響應停靠公交”的乘客起身準備下車時,前座乘客提醒她可以按鈴提示司機,并告知該措施實行不久。這名前座乘客下車前,自覺按下按鈕,并教自己的女兒使用。
多名乘客表示,“響應停靠公交”能夠節約一些時間,為他們提供了便利。也有乘客擔心遇到忘記按按鈕坐過站的情況。
相關線路一名司機告訴記者,現在遇到公交站點無人,且車內無人按鈴需要下車的情況,他可以過站不停。如果乘客沒有按鈴或者示意要下車導致坐過站,他會在下一個站點停靠。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