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伊寧市多條道路標識上多了“公交專用線”的標識牌,路面上多了一排雙黃虛線。
“伊寧市用于公交專用道建設的資金累計超過3億元,完成了7個近7萬平方米的公交場站建設,對300個老城區的老舊公交站點、重點站臺進行了改造,同時建設了16個新型智能公交候車亭站點,并且在新華西路、解放路、公園大街等多條道路建設了公交專用通道。”伊寧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營運部部長佟帆介紹,“公交專用道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公交車的行駛速度。公交專用道使用之后,公交運營速度比以前提高了12%。”
在伊寧市解放西路、勝利路、后灘路、濱河路等路段,記者看到公交車行駛在標有公交專用車道的雙黃虛線車道上,一路暢通。自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以來,伊寧市把“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作為城市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基本形成了結構合理、優質多元、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現在出行坐公交車挺方便的,我要到怡心苑小區,有兩路公交車都能到達。支付也不像以前口袋里面沒有零錢就坐不了車,現在用手機就可以支付,拿銀行卡也可以直接刷,特別方便。”市民季翔宇說。
截至2022年12月底,伊寧市運營公交線路30條,其中中心城區公交線網比例從73.5%上升到85.8%。通過開展公交線網優化,科學調整線網布局,減少單程運營時間等方式,不斷縮短乘客候車時間,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自公交都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伊寧市累計投入資金有10億多元,開展了道路、公交場站、候車亭等基礎設施建設,城市中心公交站點覆蓋率達到了100%,公交運營速度提高了12%,公交新能源化達到了30%,提升了我市城市公交的整體水平。”伊寧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文征介紹。
近年來,伊寧市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進程中,以聚力實施八大工程為載體,大力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全力打造便民公交、綠色公交、品質公交,讓百姓切實感受到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帶來的普惠福祉。下一步,伊寧市將持續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理順運營機制,不斷深化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繼續推動“數字公交”系統建設,引導公眾便捷、智能出行,讓群眾享受智慧公交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