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市公交新能源占比達99%
《湖南省交通運輸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實施方案》印發
瀟湘晨報綜合 近日,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湖南省交通運輸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以全面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攻堅并重,強力推進我省交通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這也是湖南交通領域首個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鐵路、水路貨運量較2020年分別增長10%和12%,全省城市公交、出租汽車新能源占比分別達99%、60%,全省高速公路、在役普通國省道、重要縣鄉道沿線充電基礎設施有效覆蓋,全省1000噸級以上泊位配備岸電設施(油氣化工碼頭除外)比例達100%。
為實現以上目標,《實施方案》提出了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動交通運輸裝備清潔化發展、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交通領域大氣污染防治監管等4大方面重點任務,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細。
“十四五”期,全省將加大交通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動交通運輸和大氣污染防治協同發展,交通領域大氣污染治理能力顯著提高,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貢獻交通力量。
鏈接
推動貨物運輸綠色轉型
本報綜合 今年8月,湖南省關于交通運輸領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在《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守護藍天”攻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中就有提及。《計劃》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全面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解決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重點,突出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強化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舉全力、出重拳、使實招,推動全省空氣質量改善“一年見成效、兩年有提升,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在推動貨物運輸綠色轉型方面,《計劃》指出,要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進“多式聯運”“散改集”“外集內配”等運輸模式,逐步提升大宗貨物清潔方式運輸比例。優化提質路網結構,加快推進京港澳高速公路長株段新線擴容工程建設。到2025年,全省鐵路、水路貨運量較2020年分別增長10%和12%,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等重點行業企業大宗貨物清潔方式運輸比例達到70%以上。
在推進車船清潔低碳發展方面,《計劃》指出,要以公共領域用車和中重型貨車為重點,推動傳統汽車清潔化,加快新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高耗能高排放船舶淘汰力度,加快船舶受電裝置改造。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重點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輕型環衛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完成1000載重噸及以上的內河干散貨船舶、多用途船舶受電設施改造。
在加強船舶及港口污染防治方面,《計劃》明確,要加強船舶燃油使用監管,有條件的船舶加裝煙氣處理設施。加快岸電設施建設,有受電設施的船舶(液貨船除外)在具備岸電供應能力的泊位靠泊超過2小時且未使用有效替代措施的,應當使用岸電。推動港口碼頭使用電動機械,逐步禁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到2025年,船舶靠港使用岸電量年均增長10%以上。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