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318國道“卡脖子”路段,五一期間西藏巴林路施工忙
文/圖:孫明波
五一假期將至,本該是走親訪友、帶著家人外出旅行的美好時刻。但重慶建工交建集團100余名建設者,這個假期卻奮戰在海拔高達4200米的西藏昌都,他們肩扛責任,只為早日打通國道318線“卡脖子”路段的改建然烏隧道,用堅守詮釋著交通人的使命與擔當。?
4月28日,由重慶建工交建集團承建的國道318竹巴籠至林芝公路重點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然烏段),100余名工人戰斗在各自崗位上,有序開展隧道口降坡噴漿,鋼筋加工棚搭建,混凝土拌合站和地磅建設等工作,雖然工人們面臨高原缺氧等惡劣氣候威脅,但依然干勁十足,現場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五一期間,該項目全體員工將堅守然烏隧道施工現場,積極開展各項建設工作。來自重慶市渝北區的施工員陳術紅說:五一假期雖然不能陪伴家人,但作為一名交通建設者,能為改善西藏地區的交通環境做出一份貢獻,家人和我都為之驕傲。
國道318線竹巴籠至林芝公路重點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然烏段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市八宿縣然烏鎮境內,是國道318線川藏公路(西藏境)中的重要部分,全線段落均已黑色化,段落平縱指標和路基寬度均不能滿足通行載重要求,特別是然烏棚洞段崩塌病害嚴重,棚洞內未設置排水設施,冬季路面暗冰嚴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積雪、暗冰等災害頻發。該路段一旦發生狀況,將直接影響整個國道318線通行,是318線名副其實的“卡脖子”路段。該改建工程二標段由重慶建工交建集團承建,主要工程內容為新建然烏隧道,隧道主洞長 2275米,平行導洞長 2305米,施工期4年,預計2026年底建成通車,屆時西藏地區的交通通行條件將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還具有重要的國防戰略意義。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