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客車展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1月23日,已有37家汽車類(申萬行業分類)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33家公司預喜,占比近九成。而海外市場需求的提升,是這些公司取得良好業績的重要原因。
零部件企業受益于國際化
從業績增幅上看,預計歸母凈利潤增長上限超100%的公司共有17家,其中14家是汽車零部件企業。除去上年基數較低及非經常性損益影響,目前預計歸母凈利潤增幅最高的為玲瓏輪胎,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到16.1億元,同比增加362%到451%。
對于業績預喜的原因,玲瓏輪胎重點強調了海外市場的貢獻。受益于國內經濟活動持續恢復以及海外市場需求提升,疊加原材料價格和海運費回落,公司緊抓市場機遇,積極開拓市場,產品銷量實現較大增長,2023年累計實現銷量同比增長26.1%,其中毛利較高的乘用車胎同比增長28.34%。
眾多汽車零部件公司都將海外市場的增長列為業績預喜的重要原因。例如均勝電子,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約10.89億元,同比增長約176%。其表示,2023年隨著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產銷量的回暖、供應鏈逐漸趨于穩定以及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全球汽車行業經營環境有所改善。此外,得益于國內外客戶訂單的持續放量,公司各項業務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的良好態勢。
又如拓普集團,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至22.5億元,同比增長20.58%至32.34%。拓普集團表示,公司國際化戰略不斷加速,國際業務占比持續提升,是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少公司表示繼續看好未來國際化發展。均勝電子表示,公司結合自身積累的全球業務優勢,積極推進與全球主要客戶在手訂單價格補償等事宜的商討,并獲得了全球多數頭部整車廠的支持,在手訂單的價格獲取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和補償,預計對公司后續此類全球訂單交付產生的收入等業績指標產生積極影響。
商用整車廠積極“出海”
不僅僅是零部件企業,不少商用整車廠也預告了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主要生產半掛車的中集車輛公告稱,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3.98億元至24.78億元,同比增長115%至122%。宇通客車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14億元至19億元,同比增加85%至150%。
海外市場的助力,同樣也成為這些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中集車輛表示,北美半掛車市場供需狀況逐步恢復,公司北美業務抓住市場機會,盈利較上年同期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同時,公司在其他海外市場也獲得了良好的業務增長,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宇通客車更是直接公布了銷量以論證海外市場所取得的進步。2023年,公司累計銷售客車36518輛,同比增長20.93%。其中,出口銷量10165輛,同比增長78.87%;國內銷量26353輛,同比增長7.5%。
宇通客車表示,受益于海外客車市場需求恢復以及海外新能源客車需求增長,公司出口業務持續發力,出口銷量實現大幅增長;同時,公司出口業務占比提高,銷量結構向好,業績貢獻增加。
少數公司業績表現不佳
面對市場競爭,亦有少數公司業績表現不甚理想。主營汽車電子產品的威帝股份公告稱,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900萬元至虧損1500萬元。其表示,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取消等因素影響,2023年新能源公交客車市場需求減少,主機廠給公司的相關訂單減少,導致主營業務收入減少。客戶使用簡化版總線數量增加,產品單位售價和毛利率較低,導致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此外,公司還存在管理費用增加、資產減值損失增加等問題。
不僅僅是零部件企業,也有整車廠面臨較大的挑戰。北汽藍谷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52億元至虧損57億元。
對于出現虧損的原因,北汽藍谷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公司為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積極開拓市場,銳化品牌形象,提升運營效率,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核心能力上持續投入,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北汽藍谷還表示,公司產品銷量仍處于快速提升期,規模效應暫未顯現,導致產品成本階段性偏高;隨著后期新產品的陸續上市,產品結構逐漸豐富,渠道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銷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線上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