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協會揭牌儀式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舉行。湖南省副省長、省國資委黨委書記陳飛出席大會并為協會揭牌,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和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專程發來賀信,儀式由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肖文偉主持。
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現場。
大會審議通過協會《選舉表決辦法》《章程(草案)》《會費標準及財務管理辦法(草案)》,選舉產生協會第一屆會長、副會長、監事長、監事、秘書長、理事等人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清和當選協會首任會長。湖南工業大學成功入選為協會副會長單位,校黨委書記劉望當選協會副會長,副校長龍永紅入選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
本次當選的會員涵蓋駐湘的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涉及多家實體企業、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及高校多個層面,地域覆蓋長株潭核心區。湖南工業大學為僅有的兩所高校單位之一。
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的成立,是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湖南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自1936年在株洲創建以來,碩果累累。以中車株機公司為原點,先后分離出中車株洲所、株洲電機等6家核心部件企業,引領37家骨干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帶動鏈上近400家科技型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目前,這里形成了全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發展規模最大、產業鏈條最齊、研發實力最強、產品譜系最全的產業集聚區,集群產值2015年突破1000億元,2021年突破1300億元,產值占全國行業比重超過30%,本地化配套率超過80%;產品和服務覆蓋“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3月,湖南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首批25個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名單,成為我國重點培育的行業“國家隊”。
長期以來,湖南工業大學致力于鉆進企業辦大學,融進城市產業鏈辦學院。先后成立軌道交通學院,醴陵陶瓷學院、材料與先進制造學院。大力發展對株洲軌道交通、航空動力、高端裝備制造等主特產業具有強支撐性的應用性學科,重點打造先進材料類、先進制造類、電氣信息類等特色專業群。依托株洲“3+3+2”產業體系,深入推動各學院、各專業精準對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現代產業學院。過去5年,學校與地方政府、企業簽訂科技合同1500余項,總金額超1.5億元;成果轉化、專利轉讓超過500件,廣泛應用在軌道交通、硬質合金等領域,創造效益300多億元。特別是2016年成立的軌道交通學院,以服務和支撐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以打造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為己任,深度嵌入區域高水平創新體系,聚焦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公共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工作,先后被列為株洲市先進軌道交通、大功率器件等產業鏈成員單位,并與株洲國創等合作成為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