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首輛電動公交車在吉達正式運營,該路線通過沙特費薩爾王子街連接哈利迪亞和巴拉德,并穿過麥地那路,為Khalidiyah、Rowdah、Andalus、Ruwais 和 Baghdadiyah 附近居民綠色出行提供便利,也終結了沙特公共交通系統被燃油車“統治”的歷史,據了解,這輛電動客車來自該國主流客車供應商宇通。
沙特當地表示,宇通純電動公交一次充電可行駛300公里,是現代高能效客車之一,與其他電動公交相比,宇通E11 pro(ZK6118BEVG)耗電量較正常水平低10%,宇通純電動公交車在當地投入運營是公共交通發展的需要,也與沙特近年來提出的“2030愿景”不謀而合。
沙特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最高氣溫可達50攝氏度以上,對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提出巨大的挑戰。為適應沙特高溫干燥的環境,宇通E11 pro(ZK6118BEVG)匹配電池獨立液冷系統及大制冷量電動空調,在顯著提升車輛安全性的同時,保證了司乘人員涼爽舒適的駕乘體驗。此外,車輛電機配備行業獨創的泥沙防護結構,避免在風沙環境下異物進入電機引發故障,增加電池箱特殊防撞梁結構,保證了車輛運營的安全平穩。
沙特在公共交通出行領域的顛覆性舉措早已有跡可循,作為重要的原油生產國,沙特于2016年提出“2030愿景”,旨在積極改善國家對油氣資源的依賴的同時著力實現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其中,大力發展新能源是“2030愿景”的重要目標。在此次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運前,已有一臺宇通純電動客車在沙特KAUST大學(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園內投入試點,為學校師生帶來了高品質的綠色通勤服務,也正基于宇通新能源可靠、高效的運營表現,沙特真正開始了純電動客車的應用進程。
長期以來,海灣各國高度依賴油氣資源,經濟結構單一,非油氣產業發展不足,由此陷入“資源詛咒”。近年來,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海灣各國紛紛出臺轉型規劃,加快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的步伐。以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為代表的海灣國家已將能源轉型升級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并持續輻射周邊中東國家,沙特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至50%;阿聯酋計劃到2050年將新能源占比提高到50%。
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上,主辦國卡塔爾首次引入888輛宇通純電動客車,收獲了世界球迷的贊譽,世界客車博覽會(Busworld)學術委員會主席JAN RICHARD K DEMAN高度評價了宇通純電動客車在賽事上的突出表現,并代表Busworld表彰宇通客車為 “新能源綠色先鋒”,宇通純電動客車在卡塔爾公共系統的示范運營,不僅為該國能源與經濟結構多元化轉型奠定新的基礎,對整個海灣地區的能源轉型都極具開拓意義。
用領先的產品和技術牢牢掌握能源變革時代的話語權,沿著“全球領先”發展路徑,中國新能源品牌在全球范圍內持續迸發強大競爭力。截至目前,宇通全球累計銷售的新能源車輛超17萬輛,覆蓋澳大利亞、智利、丹麥、法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了解,隨著沙特能源轉型的不斷深化,宇通還將與其開展更多緊密合作,繼卡塔爾之后,沙特有望成為海灣地區下一個 “綠色先鋒”。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