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10日是上海地鐵10號線開通運營十五周年。這條地下長廊串聯(lián)起城市的過去與未來——在豫園站,展現(xiàn)老上海游園的壁畫長廊與現(xiàn)代屏蔽門相映成趣;在一大會址·新天地站,紅色經(jīng)典車站與時代發(fā)展無縫銜接;虹橋火車站站則實現(xiàn)高鐵、機場與地鐵的立體換乘,成為市民通勤、游客打卡的“城市會客廳”。
上海地鐵10號線作為全國地鐵首條大運量的全自動運行線路,于2010年4月10日開通運營主線龍溪路站以東部分(新江灣城站至龍溪路站)及支線部分(龍溪路站至航中路站),于2010年11月30日開通運營剩余段(龍溪路站至虹橋火車站站),于2020年12月26日開通二期(基隆路站至新江灣城站),總長46公里,共設37座車站。
10號線通過深入研究、大膽探索全自動運行運營管理體系,實現(xiàn)100秒運行間隔,每屆進博會各專業(yè)嚴陣以待保駕護航,車站始終以乘客需求為導向,拓展服務品牌多元化發(fā)展,以水城路站“盲童領路天使”品牌為典范,逐步將對視障人群的關注關愛輻射上海地鐵所有線網(wǎng),服務品牌小煜流星輪、豫10俱進、“Super”指南者推陳出新,服務好每位乘客。
各崗位樹立一切以乘客為中心的理念,行車人員嚴謹細致地監(jiān)護每輛列車運營,列車司機以標準化的作業(yè)筑牢安全防線,檢修團隊日日守護設備“健康脈搏”,客服人員用溫暖微笑應答數(shù)萬次的問詢。無論是各類重大保障工作,還是臺風暴雨或是防寒防凍中的徹夜值守,每位地鐵人都在用行動詮釋“申城地鐵,通向都市新生活”的承諾!多年來,10號線獲得的各項榮譽凝聚著所有員工的智慧,更離不開他們的奮斗和努力。
十五年風雨兼程,十五年砥礪奮進,上海地鐵10號線用軌道編織城市經(jīng)緯,在時光長河中刻下屬于這座城市的速度印記,致謝一同參與,為之奮斗過的十五年。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根據(j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nèi)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nèi)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shù)據(jù)同樣不容樂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1-5月,國內(nèi)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nèi)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shù)據(jù),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nèi)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jié)束后國內(nèi)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nèi)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nèi)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fā)。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